节能减排挑战中国产业新技术

来源:中国科技财富      2007/10/13   浏览3526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4月份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9月3日,由中央各部门联合发起的全民节能减排的仪式已经启动,全民都在研究如何胜利取得节能这场战役的胜利。现在,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节能减排”这简单的四个字在2007年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央的“铁腕”政策、各部委的指导文件、各单位的节能方案都在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节能减排技术先行”,在9月8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也郑重表示坚持科学发展加速自主创新,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作为以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为路线的中国经济,把握中国科技命脉的科技部很快就走到了节能减排的前列,也成为了节能技术的风向标。而新技术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产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是科技的发展给产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例子举不胜举,科技的影响力也让人们开始将节能减排的焦点投向了科技部、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的革新。

  急迫的环境问题

  高耗能必将导致高污染,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为此付出环境的代价, 中国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工业化已经让中国拥有世界十大污染严重城市中的八个。对此中国政府正雷厉风行地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去年勒令关闭三千多家危害环境的公司,但是中国2006年还是没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及废气排放量的既定指标。

  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非常忧虑。目前,我国2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30%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20%的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30%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污染排放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自从2006年公布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绿色GDP的数据,而2005年的数据至今都未公布。对于绿色GDP各界的声音不太统一,质疑之声四起,但是环保问题的严峻是不可更改的,2004年的数据足以让我们非常震撼。

  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佔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 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 1.2%。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一定是必然,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是非常可怕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人类,人 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还依赖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统一度的提高。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 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挽救能源危机

  几乎地球人都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石油已经开始和我们生活最后的告别,如果我们滥用石油,我们肯定在将来的某日会失去它。同时我们失去了现代的生活,居安思危,何况石油危机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 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从战略的角度看,节能减排绝对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节能减排是全球的。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目前世界上对“绿色能源”开发比较重视,拥有先进技术 并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1989年到1992年,美国800多家再生能源公司年收入就每年递增16%,达到22亿美元。

  传统行业的困局

  在我国,什么是高能耗行业,什么就是最赚钱的行业。我国GDP的支柱产业中电力、煤炭、钢铁等重工业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大户。而这些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实施企业,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在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提下,使连续几年上升的单位GDP能耗突然出现“急转弯”难度较大。特别是重点企业如果从事节能减排,对于企业本身来说都还是未知数。

  对于目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马凯8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时说,尽管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仍然过快。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 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重 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这种增长格局,不仅使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进一步增大,而且使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政府官员也好、经济学家也好都是忧心忡忡。此次节能减排运动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添加技术的问题,而是站在持续发展和企业未来规划的角度,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企业节能减排的规划。

  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传统产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造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面临改制等方面难题的同时,还要应对节能减排问题,对于他们确实是非常棘手。

  以电力行业为例,今年1-7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8.5%,其中,轻工业增长16.2%,重工业增长19.5%。电力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随着工业 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也呈现出高速增长,1-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8167.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8%。电力行业在提供电产品的同 时,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使之成为政府“节能减排”的重要关注领域。

  从发达国家节能情况来看,95%左右的电量要经过电力电子设备变换后使用,而目前我国经过变换后使用的电能仅占总耗电量的不到三分之一,远远达不到应用电力电子设备进行节能的目的。

  而这笔电力电子设备更换的费用将是一笔不可估算的数目,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将会是全方位的。目前没有哪一个企业敢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快速更换设备的准备,包括技术准备、资金准备、人才准备等。

  马凯表示,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经济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不计代价发展的恶果不断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节能减排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必然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

  对于传统行业如何应对节能减排即时中国政策的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调整企业发展的脚步才不会被经济的大车轮作为落后、高能耗的重污染的行业淘汰掉。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作为新任的科技部长,万钢上任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就是针对节能减排,以科技前锋来控制气候变化。参照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除了强硬的政策支撑,科学技术的创新的威力也不可小视。

  以汽车产业为例,在欧美市场,低排量、混合动力汽车大受欢迎。美国政府今年提出了每年提高节油率4%的节能目标,并提议立法确保今后10年内,将汽油的使用量减少20%,主要方法是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型节油汽车和乙醇等替代燃料。根据这一设想,到2017年,美国汽车替代燃料使用量可望达到350亿加仑。

  而这一切都需要以技术为依托,从这个意义讲,科技部站在了节能减排的最前线。在9月8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了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的讲话,从6个方面展开发范围的科技支持。

  第一,积极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科技专项。开展重点行业与重要区域节能减排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科技专项、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专项,突破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技术瓶颈。

  第二,努力攻克可再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技术难关。攻克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核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非化石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技术。迅速突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