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9日,素有国内自行车产业晴雨表之称的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会在天津举行。阳春三月,正是津门花团锦簇的时节,但是会里会外,业内专家、整车厂、配件厂、经销商,谈的最多的还是怎么应对经济危机下进一步加剧的行业洗牌。
“我在这里要再次呼吁发展以锂离子蓄电池为基础的电动车技术。而且我要向社会公众报告的是,在锂离子蓄电池技术上也有两项重要突破。”满头白发的何祚庥院士在参加由央视网电动车频道举办的高峰论坛时表示。
他指出,由于石油危机,我国需要迅速转型到电动车,煤炼油不是我国发展的方向,因为煤炼油的耗煤量是4吨到4吨半的煤,产生一吨油,并且煤炼油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并不减少。针对方兴未艾的乙醇燃料,他认为因为乙醇燃料的发展不能妨碍粮食的安全,所以酒精的量不可能发展太多,“也就是总体上来讲我们仍然不可能靠酒精来解决车用能源动力的问题。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电动车。现在看起来,大家已经逐渐取得共识,解决车用燃料能源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蓄电池,车用蓄电池的唯一方向就是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技术虽然优点多多,但是迟迟未在电动自行车市场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个中原因,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还是锂电池技术不够成熟完善。对于此,何祚庥特意在公开发言中透露,我国在锂离子蓄电池技术上有两项重要的突破。
“大家知道锂离子蓄电池的续行能力不错,但是业外人士有个批评,叫做充电太慢。”何祚庥以他骑行的电动自行车为例指出,充电要4~5个小时,对拥有小轿车的客户来讲,时间将会更长。他透露,现在出现了快速充电的技术,这个技术已经能够把充电的速度提高100倍,原来需要几个小时充电的话,现在只要几分钟就完成了。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行驶里程的,汽油可以跑600~800 公里,而充满电的电动汽车则远远达不到这个里程。何祚庥表示:“这个事情也出现了新动向,就是技术上出现了用金属锂子和空气组织的锂空电池,它的单位量比汽油还好,也就是说它的单位储能比汽油要优越。这个问题将会从原则上得到了大幅度缓解。”
“无锡有个电动自行车企业,年产量不到10万辆,去年在昆明销售5万多,成为昆明第一品牌,为什么?因为这个企业对昆明市场做了仔细调查,生产的电动车前叉非常的牢固,电机动力非常强劲,非常适合昆明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中国自行车协会首席技术专家马贵龙教授举例指出,企业不光要进行技术研发的创新,还要进行品牌创新和市场定位的创新。比如农村有农村的需求,城市有城市的需求,农村的路不怎么好,农村希望架叉很结实,车把别抖,农村需要带人载物,你劲就要大一点。“一定要对市场进行细分,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具体观察,一定要对市场需求要摸准了,产品才能卖得好。”
在论坛现场,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大洋机电集团分别代表整车和配件行业获得央视网电动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澳柯玛电动车副总经理徐泉来表示,依靠多年锂电池研发及制造经验,澳柯玛在电管家技术基础上通过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成功研发出了全寿命铁动力电动车。据了解,这种全寿命铁动力电动车在6年左右的产品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电池,真正实现了整车和电池的同寿命。更重要的是澳柯玛全寿命铁动力电动车电池取材于铁、锂等,不含铅,绿色、环保、无污染。
50万辆电动车的产业规模意味着多大商机?对此,汽车企业与提供充电站基础设施配套的企业态度颇有不同。
在即将正式公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中,其中一条是电动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混合动力车)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产能。
车企已经通过推出电动车、公布新能源汽车规划等实际行动,表明对此事很看好。国家电网的人士在此事的态度上却颇有保留。
“现在各方面都很看好,但国外的大公司还没真正开始行动呢,已经行动的都是国内的中小企业。我们的研究表明电动车真正开始产业化要到2015年以后。”3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表示。
为何是50万辆
在目前被提前曝光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中,新能源汽车颇受重视。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描述很具体,规定了发展重点、产能规模以及销量目标。
2009-2011年,我国将力争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达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到乘用车总销量的5%;在政府采购时,将优先采购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
国家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张书林表示,制定产能50万辆、占乘用车销量5%的目标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方面,推动新能源产业化必须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动力模块的配套能力,以及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能。
张书林认为,形成50万辆产能并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50万辆只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打下市场基础,要实现产业化,这样的规模是必须的。”
对于50万辆电动车中三类车型(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及普通混合动力)各占多大比例,张书林说,“细则并没有规划那么细,只是将三类车型放到一起,做了一个笼统的估计。”
去年,一直看重新能源汽车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提出,力争到2012年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到总体销量的10%,达到100万辆。
对比之下,国家发改委主导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设定的目标远低于科技部之前提出的目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考虑到实现100万辆目标比较有难度,故此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
车企积极行动
不管50万辆的目标能否实现,嗅觉灵敏的车企已经闻风而动。
之前主要宣传混合动力车型、对于电动车研发很少提及的奇瑞汽车,前不久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S18,动作之快令人瞠目。
奇瑞的纯电动车售价7万多元,按照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能享受6万元的补贴。1万多元就能买辆纯电动车,也让奇瑞赚足了公众注意力。
吉利汽车在发布2009年发展计划时,重点提及今年要推出一款纯电动车。
一汽集团近日明确了新能源发展战略,将在2012年建成一个混合动力轿车和客车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2万辆。
不仅是国内主流汽车企业,一些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对发展电动车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中国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会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最近到江浙地区进行调研,那里的民营企业对于电动汽车的高度关注让他感到有些吃惊。
“许多做电动自行车的企业都想转向电动车领域,为电动汽车配套。”陈全世说,这些企业不缺资金,不缺营销经验,也有相关的生产设备和经验,缺的就是生产汽车电池、电机的关键技术。有些实力强的民营企业甚至已经联合一些研究单位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
“如果政府能做好技术研发和应用之间的衔接工作,理顺研发方和生产方的关系,放宽生产方的准入限制,不用国家投入很多钱,就能形成电动车的产业链。”陈全世认为。
另外,日本等几家国外企业也找到陈全世,向他咨询在中国建立电动车动力模块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我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电动玩具的生产国,生产电机需要的稀土资源也最丰富,发展电动车的产业基础比较好。国外企业也很看重这些。”
电网公司仍有顾虑
与车企相比,提供充电站基础配套设施的国家电网公司似乎并没有从50万辆电动车规划中看到太多机会。
虽然国家电网公司之前曾表示看好电动车发展,并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建了一些充电站,但对于下一步如何扩大充电站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并没有明确计划。
“从我们的研究看,电动车真正开始推广至少要到2015年。目前国际大公司都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热心的都是国内的中小汽车企业。他们的技术、产品能比国外公司做得更好?”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反问。
在他看来,目前推进充电站设施的条件尚不成熟。国家对于充电站建设的政策支持不够,充电站建设没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充电站的审批手续很麻烦。
日前四部委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只是针对政府采购,针对私人消费的补贴、优惠政策尚未落实。
国家电网公司的这位发言人认为,充电站建设不能全由电网投入,政府应引导中间能源公司参与,发动社会资源。国家电网公司主要承担的应该是“研究制定充电站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6套充电系统的技术标准,我们只能做自己能够承担的。再投入很多资金建充电站风险太高,光设备折旧就得不少钱。”这位人士表示。
比亚迪、通用汽车与国家电网公司商讨的充电站建设问题,也没有传出什么实质性进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看不到更多的政策优惠之前,国家电网投建充电站的积极性并不高,认为政府鼓励电动车,国家电网就会跟进建设充电站的观点未免过于乐观。
国家电网公司对于销售夜间电力、提升电网利用率的期望,尚抵不过对于充电站建设巨大投入和投资回报的担忧。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