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自行放电的原因及预防

来源:电动车商情网      2006/8/28   浏览8043次   

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自行放电现象。正常的蓄电池,每存放1天,电能容量约损失1%~2%,即一个充足了电的蓄电池,贮存1个月,电能容量大约损失一半。

一、自行放电原因

1、蓄电池外部有搭铁或短路。当蓄电池引出导线与机体搭铁,或蓄电池壳体上有扳手、铁丝等导体将正负极连通,将会产生剧烈自行放电,很快将电能放完。另外,当蓄电池外壳、顶盖上有溅漏的电解液时,也可将正负极接线柱连通而放电。

2、蓄电极隔板腐蚀穿孔、损坏,或正、负极板下的沉积物过多,这时正、负极板便直接连通而短路,引起蓄电池内部自行放电。

3、电解液不纯,含有杂质,或添加的不是纯净水,这时电解液中的杂质随电解液的流动附着于极板上,各杂质之间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便会在蓄电池内部形成许多自成通路的微小电池,使蓄电池常处于短路状态。试验表明,电解液中若含有1%的铁,蓄电池充足电后会在24小时之内将电能全部放完。

4、蓄电池极板本身不纯,含杂质较多,也会形成许多微小电池而自行放电。

5、蓄电池存放过久,电解液中的水与硫酸,因比重不同而分层,使电解液密度上小下大,形成电位差而自行放电。

二、预防措施

1、加强保养,保持蓄电池上盖清洁。

2、保证电解液有较高的纯度,在配制电解液、添加蒸馏水时,都应严防杂质进入。

3、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应经常充电,使电解液密度保持均匀,并使液面不致下降。

4、冲洗蓄电池外表时应预防污水从加液口盖或通气孔处进入蓄电池内部。

5、隔板、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更换电解液时,一定要将蓄电池内的残液清除干净。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