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自2009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9个月的缺位后,新一轮的补贴政策呼之欲出。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有哪些亮点?能否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入快车道?今后新能源汽车政策指向如何?
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开展示范,以试点城市为核心建立试点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加速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加快补贴资金的落实力度,混合动力汽车向全国推广,对充电站设施进行财政支持等。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研究中心主任符钢战教授认为,由于上一阶段的补贴标准曾经引起了一些争议,这次应该会做一些调整。“未来补贴可能会向电动汽车倾斜,而混动公交由于在前些年示范效果较好,可能会慢慢的由示范补贴阶段进入市场化阶段;电动汽车的补贴很可能还是会沿用根据电池容量的标准给予补贴,而每千瓦时的补贴标准会根据以前的示范效果有所调整。”
据了解,在新一轮补贴政策中,补贴方式将不仅集中在消费环节,研发环节、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将获得相应的补贴。在直接的资金补贴政策外,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税收减免政策。此外,新政策中补贴方式从过去补贴地方政府变为由中央政府直接补贴企业,将有利于破除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新政将在原先实施“十城千辆”工程的25个城市的基础上,再增加部分试点城市。同时,还将以试点城市为核心,建立试点区域,覆盖周边城市,形成整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在试点城市和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将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此外,新一轮的补贴政策,可能会加入环卫车、物流车、中巴车等车型,扩展补贴政策覆盖的车型范围。
“在过去的政策中国家没有强制省一级财政要给予补贴。而一些积极的省份如合肥所在的安徽省为推动本省的产业发展出台了一些财政政策配合国家的补贴,让购车成本进一步下降。未来,我想各个省份还是会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是否给予省一级的补贴优惠政策。”符钢战称,“过去三年有25个示范城市,在我走过的一些非示范城市,同样踏实地做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希望加入示范城市的行列,得到国家的同等关注。所以我赞成示范城市数量在这次政策中有所增加,但是具体增加的方式,还要等出台后才能明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