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
焦点:12月20日、21日,工信部和财政部对涉及“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问题的苏州金龙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达了处理处罚文书,对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骗补企业作出处罚。其中对骗补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取消整车生产资质,财政部还将追回其2015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5.19亿元,并对公司处以2.596亿元的罚款。这是国家自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制度以来,第一家被取消生产资质的企业。
回顾:
2016年1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
5月28日,财政部发布声明: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
7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透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惩处骗补行为并完善相关制度。
9月8日,财政部通报了新能源汽车“骗补”5个典型案例,涉嫌骗取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浮出水面。
12月20日,“骗补”车企收到处罚决定。
【小结】
节能环保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新能源汽车产业自然责无旁贷,四部委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骗补”采取的措施可谓一记重拳,彰显了国家整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但是骗补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首先,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过低,方式粗放;其次,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护佑下,一些即将被淘汰的小企业却在补贴中活了过来;再次,相关部门监管存在漏洞,监管方式落后,为企业骗补留下缝隙。
骗补事件引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荡,刺激行业规范和相关政策作出调整,补贴也迟迟没有下发,这对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2016年过得相当艰难。目前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很重要,但要想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中保全下来,只有在不断提高企业的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上下功夫。
事件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
焦点:12月20日,即工信部公布对骗补企业行政处罚决定的同一天,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案。
关键词:
1、补贴上限。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提高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2、事后清算。从2016年起,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加强对各地资金申请报告审核和推广情况核查。
3、扶优扶强。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情况,适当提高推荐目录车型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补贴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作用。
【小结】
骗补现象之所以存在,原因之一就是补贴政策存在漏洞,给了某些动歪脑筋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因此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尤为重要,日前,据可靠消息,2017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会签完毕。
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财政补贴将会逐渐退坡。可靠消息称调整之后的政策对于乘用车补贴变化不大,仅按照补贴既定退坡机制下降20%,而对于客车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达到40%以上。另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按能量密度进行补贴,将续航里程作为必要指标。
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为行业树立了一块风向标,装载高能量密度电池、高续航里程的车辆无疑会更受政策青睐,这也是日渐恶化的环境诉求。因此补贴调整倒逼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更加注重产品技术的开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事件三: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 电池需入规范目录
焦点:12月29日,盖世汽车网获悉,工信部正式发布《第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目录中有498款新能源汽车入选。但随即目录由498款变成493款,被撤销的五款车型其配套动力电池来自LG、三星、GM等企业,这五家电池企业都没有被纳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目前,电池目录与车型推荐目录挂钩的说法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确认,但是有业内资深人士称2017年之后两者一定会挂钩。
回顾:
4月29日,工信部发布通知,将对2016年发布的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全部重审,第4批的车型也将退回重审,且没有纳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电池企业,配套申报的整车推荐目录,都将不予通过。
11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比2015年版主要有八大变化,其中涉及企业产能方面的要求大幅提高,如此一来,多数电池企业会被拒之门外,而且会导致车企更换电池供应商。
截止到目前,四批进入企业目录的共有57家电池企业,其中56家单体企业,1家系统企业。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至今还未能获得准入。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从今年5月1日开始,将不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相应补贴。
【小结】
无论是《规范条件》还是电池新国标,原本都是推荐性标准,但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电池需入规范目录的要求用强制性政策调控的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对车辆产品、电池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重审,短期来看,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造成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将引导和规范动力电池行业健康发展,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可持续的道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存在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品质差,以及企业骗补等问题,国家在产品准入方面采取更严格的审核与要求,也可以倒逼企业加大对电池技术特别是电池能量密度的研发,使这些企业在补贴减少甚至取消以后依旧能够生存发展壮大,而补贴退坡也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和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事件四:三元锂电池年初被叫停 三元电池客车年底“解禁 ”
焦点:2016年11月29-12月1日,工信部召开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宣贯会,要求从2017年1月1日起,新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使用三元电池的客车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