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拥有自主产权的电动汽车电机研发平台

来源:新华网      2007/7/15   浏览7281次   

电动汽车是眼下国际汽车业竞争的热点所在。在科技部、北京市等支持下,经过十多年努力,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建立起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平台,部分新型电机成功应用于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研制的电动汽车上。
    记者13日在北京市121路电动公交车队总站见到,一辆辆宽敞明亮的公交车安静地停靠在车站里,如果不是车身上“电动汽车”等字样提示,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公交车是电动车。作为“科技奥运”北京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项目,121路公交车队已有4辆交流电机驱动电动公交车,运营里程最长的车辆已经达到16000多公里。
    “下一阶段,还将有10多辆电动车参加示范运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温旭辉研究员说。
    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大新技术,国际上各大汽车集团都在致力于发展这项综合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和燃料电池一样,作为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我国有关部门近年来组织力量对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和攻关。
    作为这支攻关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吸收国内外已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交流异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平台。
    为促进我国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还牵头编写了我国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两项国标,为推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指出,虽然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方向,但当前电动汽车在我国性价比还无法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急需政府给予税收等政策支持。
    “我们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大车示范运营上,而小轿车的应用更见真功夫。”温旭辉说,电机系统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时期,研究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加快与生产型企业的结合,进一步深化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产业化开发,加速电动汽车电机驱动产品的市场化。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虽然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驱动系统,但仍然应该在技术深度、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开展深度研究和开发,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