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团销售收入均在100亿元左右,而第二集团则在70亿元上下,与第一集团已经拉开极大差距
中国乳业格局在2007年再次被打破,蒙牛(2319.HK)以其“蒙牛速度”再次刷新纪录,赶超伊利(600887.SH),成为中国乳业第一。而在2004年时,蒙牛便已超越光明乳业(600597.SH),坐上中国乳业老二的位置。
昨日,蒙牛发布2007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今年1到6月,该集团收入100.212亿元,同期增长32.8%;实现净利润4.851亿元。而据此前伊利发布的半年报,2007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业收入93.54亿元,同期增长17.55% 实现净利润2.44亿元。蒙牛以近7亿元的优势在半程赛中登上冠军宝座。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认为,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是“蒙牛速度”能够延续的最重要推动力。尽管如此,目前中国乳业第一梯队两大巨头并立的基本格局尚未改变。
蒙牛在1999年成立后,即保持每年翻番的增长速度,虽然近年速度有所放缓,但始终保持30%以上,超过中国乳业的平均增速。短短8年,从中国乳业第1119名跃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蒙牛公司总裁杨文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蒙牛速度与我国乳业近年飞速发展有关。据统计,2006年全国年产奶量达33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全球乳业50%的增量在中国。
除此之外,高科技产品的推出也是蒙牛保持增速的关键,其高端产品特仑苏推出两年后,年销售额就高达十几亿元。据AC尼尔森7月数据,特仑苏已占据中国高端牛奶市场71.2%的份额。
而蒙牛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乳业市场几年来激烈竞争的过程。目前,我国乳品行业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确立了以蒙牛、伊利两大巨头并立,光明、三鹿成为第二集团的行业格局。
第一集团销售收入均在100亿元左右,而第二集团则在70亿元上下,与第一集团已经拉开极大差距。(赵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