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上海首个“无车日”,申城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纷纷以实际行动参与“无车日”活动,虽然早上开始就下着小雨,但淮海路、南京路、小陆家嘴三个“无小汽车示范区”井然有序,公交、地铁和出租车分别创下客流新高,各咨询点也收集了不少市民关于公共交通的意见建议。路口负责维持交通的交警也告诉记者,虽然今天是“无车日”,但实施的也是人性化管理,如果市民真的有特殊需求,也可与路口交警商量。
9时35分许,随着一声鸣枪,300余名市民脚踏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从上海人民公园5号门出发,在雨中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游活动。他们有的是市老年人自行车游骑队的队员,有的是社区的普通居民,也有的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市民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记者注意到,活动现场已下起了大雨,但依然挡不住这些市民的热情,每个人都穿上了雨披在风雨中前行,无人掉队。
参加完骑游活动的汪先生表示,骑自行车不仅是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不烧汽油、不污染环境,应该大力推广。市民刘先生更是为目前小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感到痛心,希望大家节约资源,尽量选择公交、骑车、步行。
1 0时35分许,400余名上海市民从襄阳公园出发,沿淮海路向雁荡路休闲街徒步行走,走完全程大概要半小时。参与健康行走的市民来自淮海路沿线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学生,他们身穿印有“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和“健康行走、我行我秀”绿色标志T恤有序前行。
东方网记者上午还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都说今天街道上的机动车明显比往日少很多,人们无不感慨“原来我们的城市也可以这样井然有序”。有市民还提议,希望上海市每月都能搞一次无车日活动。(蒋佳佳、曹子琛、杜丽华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