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遭煎熬 华尔街大投行感受次贷寒流

来源:第一财经      2007/10/30   浏览2376次   

上周五,美林的股价上扬了5.19美元,这让美林首席执行官奥尼尔(Stanley O'Neal)持有的美林股票和期权出现了1600万美元的账面收益。

不过,投资者拉高美林股价的原因是奥尼尔马上就要离开了。据悉,奥尼尔已决定离职,离职声明可能于近日公布。

在上周,美林公布了有史以来最为糟糕的第三季度业绩之后,他们的股东不得不相信他们的公司是本次次贷危机中受伤最严重的大型金融机构。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今年以来,美林的股价已经下跌了29%,在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表现最差。虽然奥尼尔知道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但是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上周,奥尼尔还表示他对于市场将会走向何方仍然没有头绪,而在被问到美林为何会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时,奥尼尔只是说“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但是,一些美林的老员工认为奥尼尔在上台之后大量清洗资深元老是这次美林沦陷的重要原因。

“在1998年,美林因为错误的交易损失了10亿美元,而同样的‘演出’在2006年和2007年再度登台。”FriedbergMilstein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arry Friedberg表示,现在的美林管理层中除了奥尼尔,其他高级主管并没有谁经过过去那段困难的岁月。

Friedberg相信,那些“老兵”其实可以防止美林走到今天这一步,但是“那些有可能及早预料到什么事情即将发生的主管已经早早被奥尼尔赶出了公司”。Friedberg当年就是美林的高级主管,并在奥尼尔上台之后离开。

奥尼尔在2002年成为美林首席执行官后曾经对内部进行了一番大规模裁员,甚至包括之前自己的亲信。虽然奥尼尔的一些客户对他的智慧极为欣赏,但是那些与他同事的人感受更多的是冷酷。他一方面缩减开支,另一方面展开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
 
“事先作好准备让我可以做到最好,”奥尼尔在一次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表示,“超出别人的要求,去创新,去开阔视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表现出创造力。”

但是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奥尼尔失败了。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因为次贷问题计提了300亿美元,而美林一家就超过四分之一,分析师认为另外的40亿美元还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

下一个会是谁?

“在奥尼尔的领导下,美林计提了百亿美元,”美林前高管Winthrop H. Smith Jr表示,“这个人(奥尼尔)正在胡乱地修补一家成功企业的文化,美林需要一个真正的领导人。”Winthrop当年被奥尼尔赶出了公司,他的父亲曾经是美林的创始合伙人。

不过,现在是奥尼尔自己要离开这家他服务了21年的公司。在这里他实现了当一个投资银行家的梦想,成为了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有史以来第一个非洲裔美国人首席执行官。当然在美林服务的岁月也将为奥尼尔带来不低于1.59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3000万美元的养老金和1.2亿美元的股票以及期权,而美林的薪酬委员会也在讨论是否支付解雇费。

感受到次贷威胁的首席执行官并不仅仅是奥尼尔一个人。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林斯(Chuck Prince)登上了《Bloomberg Market》杂志11月份的封面,在他的巨幅照片旁边就有这样一段话“花旗是否能做到?首席执行官Chuck Prince竭尽所能希望挽回投资者的信任”。

两周之前,花旗集团出现了人事调整,公司固定收益部的联席主管Randy Barker离开;该部门另一主管Geoff Coley被调到了其他部门;花旗资本市场部门主管Tom Maheras也离开了公司。

虽然花旗集团执行委员会主管Bob Rubin认为Prince仍将在今后几年坐稳自己的位置,但是贝尔斯登的分析师指出,如果花旗的业绩不能得到改善,那么该银行的董事会可能被迫考虑在人事方面作出更多的动作,而如果他们认为必要,普林斯并非不可动摇。另外,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Jimmy Cayne也受到了质疑,该公司宣布在第三季度为次贷引发的问题计提了7亿美元,而市场相信这并没有完。
 
由于次贷问题,美国金融行业已经解雇了13万名员工,华尔街今年的裁员接近80%都在上两个月完成。

谁能接替奥尼尔

美林证券在上周5个交易日内,有2天“左右”了美国股市

王蔚祺

如果一家公司股价是由于总裁打算离职的传闻而走强,那么这位总裁恐怕已经失去了继续留任的勇气。但如果连董事会都对他不满,那么他已经淡出市场的视线,因为大家现在关心的是,继任者是谁。 

仅仅一周的时间,美林证券的现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的“江山”就已经瓦解。他所率领的美林证券,在上周5个交易日内,有2天“左右”了美国股市。 

[$page]

第一次发生在上周三,三季度创下22.4亿美元亏损,是美林证券93年历史中最糟糕的业绩,特别是在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冲减84亿美元,更让市场难以接受;第二次发生在上周五,奥尼尔成了主角,关于他离职的消息甚嚣尘上,投资者认为这是积极的信号,美林证券股价在当天上涨了8.5%至66.09美元/股。 

去年12月美林证券在奥尼尔的领导下,斥资13亿美元购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First Franklin Corp,而当时正值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顶峰时期。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发生后,美林成为三季度华尔街最受此拖累的金融机构。 

而上周执掌美林证券5年之久的奥尼尔的又一举动触怒了美林证券的董事会。他在没有向公司董事会咨询意见的情况下,致电美国第四大银行Wachovia的首席执行官肯·汤普森(Ken Thompson),询问他是否愿意考虑两家公司合并的计划。Wachovia的市值是860亿美元,而美林证券为520亿美元。 

汤普森拒绝了这个提议,表示目前的时机不适合达成这项交易。但奥尼尔的擅自行动触怒了美林证券的董事会,对于这家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老牌华尔街的券商来说,放弃独立性的打算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而这件事被美媒体在上周五援引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话报道出来。 

外界给56岁的奥尼尔算了一笔账,如果他离开美林证券,可以带走总价值1.6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和退休金。而如果他促成了美林和其他公司的合并,这一数字可能变成2.5亿美元。 

因此现在市场更关心的问题是,谁来接替奥尼尔?美媒体周一援引消息人士称,奥尼尔辞职的消息可能最早在当地时间周一宣布,而继任者的范围并不局限在公司内部。而美林证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也可能不再由同一人担任。 

在美林的内部,黑石公司(BlackRock Inc)的首席执行官费克 (Laurence Fink)、美林的联席总裁弗莱明(Gregory Fleming)和零售经纪业务主管麦凯恩(Bob McCann)也都是继任者候选人。而在公司外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CEO约翰·塞恩(John Thain)也成了猜测的人选。 

54岁的费克是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市场的先驱人物,他在1988年借助私人股权投资公司Blackstone的资本,创立了BlackRock。目前BlackRock是美国最大的上市基金公司。去年2月他把BlackRock 49.8%的股权出售给了美林证券。上周日费克还反问路透社的记者:“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候选人,你应该比我更了解。” 

而44岁的弗莱明在今年5月被推选为联席总裁,作为一名职业的投资银行家,弗莱明曾领导美林进军私人股权投资行业,这一业务在去年为公司创造了15亿美元的收入。而现年49岁的麦凯恩在2005年开始接管美林证券的零售经纪业务,此前他在财富管理部门任副主席。

信贷危机在欧亚引发新动荡

次贷重创三菱东京UFJ银行,两月亏损扩增6倍

阮真 蔡臻欣

由于经济疲软和市场可能进一步动荡,信贷危机在欧洲引发了新的不安。

欧盟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证券商会议上说:“过去几个月的金融动荡并没有结束。由于金融市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未来经济增长下滑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现在,分析家仍然对欧洲金融市场前景表示担忧。特别是一些较为不知名的投资机构,诸如正在等待援助的德国IKB工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亏损严重。这些规模较小的欧洲投资机构曾非常热衷投资美国债券市场。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首席执行官波诺日前对媒体表示,只有等到2007年的最终财务报告出台,欧洲银行业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次贷危机对欧洲造成的全部影响。波诺认为,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影响如果继续加深,可能引发欧洲银行业的并购重组。

欧洲各银行间的三月短期贷款利率目前维持在4.6%的水平,始终高于欧洲央行规定的4%的基准利率。在次贷危机最高峰,这种短期银行间贷款利率一度高达4.79%。分析家表示,银行间借贷利率如此高居不下,清楚地表明了欧洲银行对次贷危机的恐慌程度。

但是对于欧洲来说,在次贷危机中最严重的损失,或许是对欧洲金融体系的自信。这种因为欧洲,特别是德国近几年来持续的经济大幅增长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在看到欧洲金融市场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脆弱而毁于一旦。

阿尔穆尼亚在布鲁塞尔的发言中表示:“现在的骚乱使整个欧洲金融市场蔓延着自信丧失的气氛,而这种情况的糟糕程度将无法预测。”

另外,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28日披露,因受美国次贷风暴造成的亏损在过去两个月已扩增6倍,总金额高达300亿日元(合2.63亿美元)。 

三菱东京UFJ银行8月曾公开表示,截至7月底,该行受美国次贷风暴影响,已造成约50亿日元的亏损。

三菱东京UFJ银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言人昨天说:“我们预期至9月底之前,将见到亏损金额在200亿~300亿日元之间。”

目前,日本有多家银行已卷入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并遭受损失。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