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自从《河南商报》曝出郑州人霍晓迅要成立自行车租赁公司一事后,市民反响强烈,300多人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有意投资。而11月4日,该公司举办第一次“股东大会”时,又有近百名市民参与。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在市民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时,笔者认为,这句话有必要再重申一下,给急于投资的读者泼碗冷水。
自行车租赁是个好项目,也是个好创意,这些毋庸置疑。自行车方便,能上大街,能钻小巷,不像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只能走规定的路线,受什么单行道的限制;从使用费用来说,每使用半天,只需交5元,一天10元,应该说相当便宜。
但是,它虽然优点多多,或许并不适合郑州。而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将决定其创富能否成功。
笔者认为,就目前来说,自行车租赁在郑州实行,尚存在四个不利因素。
首先,租自行车并不比坐公交车划算。郑州市区并不是很大,堵车也并不很严重。既便是坐一次公交车不能直达目的地,但倒一次车肯定能到。而即使不刷卡,在投币的情况下,如果不坐空调车,倒一次车只需2元钱;要是坐空调车,倒一次车只需4元。而按照发起人霍晓迅的计划,租车半天收费5元,租一天收费10元。这样算下来,还是坐公交车省钱。
其次,自行车租赁不适合本地消费者。如果是上班,单位离家远的不适合骑自行车。这一点,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尤其明显。可如果离家近的话,现在自行车那么便宜,有的100多元就能买一辆,谁不会自己买一辆啊?谁还会去租车?
再次,路过郑州租赁自行车的外地人也很有限。因为虽然周边有很多景点,但是郑州本身算不上一个旅游城市,如果这个项目设在一个市内有很多游览点的城市,自行车租赁或许更有市场:游客无须打车,骑着自行车随便看看,好玩好看的就都有了。
最后,自行车租赁需要好的领导者。再好的项目,在实施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如果没有一个英明的灵魂人物,就没法引领大家朝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来看,自行车租赁公司还不具备这一点。在参加第一次“股东大会”的人中,很多人都想当“领袖”,都想进入管理层。一旦领头羊的问题解决不好,很容易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虽然很多市民对自行车租赁市场热情追捧,但是笔者窃以为,郑州发展自行车租赁时机并不成熟,投资仍须谨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