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首府各主要街道、小巷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因超速行驶或者车子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为此,就电动自行车存在问题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电动自行车优点多受青睐 不规范行驶安全有隐患
记者采访了解到,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受到市民青睐,原因大致有三:其一,电动自行车既无废气排放又无噪声,不污染环境。其二,不用费力脚蹬,时速要快于自行车,尤其适合女士、中老年人和中学生使用。其三,成本相对较低。现在的电动自行车车价一般在1500元至3000元之间,因为价位适中,与轿车和摩托车每年需要支付的保险、年检、油钱相比其优越性一目了然。所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代步工具时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自行车。
然而,电动自行车带来的相关问题也引人关注,在通道南路和通道北路记者观察到,短短一小时内就有11辆电动自行车串入机动车道,有的电动自行车架上还驮着重物,有的载着成年人。即便在非机动车道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速度也相当快,左串右插在行人和自行车队伍中间,十分危险。此外,冬季已经来临,一旦下雪路面结冰,电动自行车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会更多。
驾驶者只图快捷 速度普遍高出国家标准
据了解,1999年,国家质监局就正式发布《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车速最高限定为每小时20公里之内,总重量不能超过40公斤。因为当电动自行车的车速超过每小时20公里时,危险系数也会成倍上升,因多数电动自行车刹车方式和普通自行车大致相同,重量增大、车速加快、惯性也越来越大,骑车人就会很难控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作为非机动车,设计时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在自行车道上骑行不能超过每小时15公里。
在中山东路一家电动自行车店内,当记者表示想购买一辆高速电动车时,经营者向记者介绍了一辆车速在每小时4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记者连续询问了几家店面的销售人员,许多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表示,如果觉得车速不够快还可以将电动自行车内的限速线取出来提高车速。
记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电动自行车驾驶者中,大多数人买车就是为的高速度,中山西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来买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哪个不是为了高速度?和自行车一样快谁买呢?”因此,许多厂家也是迎合消费者的 “口味”,把“高速”作为最大的卖点。
交通协管员赵树清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轻摩型的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都达到了每小时40公里,骑车人以这么快的速度在非机动车道上串来串去,对行人安全是一种威胁,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难度。
能否上牌照法律没规定 法规上存在盲点
新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首次将电动自行车明确归类于“非机动车”,结束了多年来模糊不清的归属问题。但记者了解到,对电动自行车能否上牌照目前是没有法律约束的,这就给交警处理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违规行为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尽快完善规范电动自行车使用法规,严格禁止生产经营者擅自提高车速、改变使用功能等增加骑车人安全风险的行为,提倡市民乘坐绿色环保公交车和骑自行车出行很关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