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全球化为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11/21   浏览3216次   

 以往主要通过境外申设分支机构的办法实现海外发展,难以满足现在加速演进的全球化趋势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下称“工行”)等国内银行在全球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全球化发展战略明显提速。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市场,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已经现实、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看,花旗、荷银、汇丰通过跨国并购成为大赢家,但也有一些著名的银行却在海外扩张的浪潮中走了麦城。中国银行业在制度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相比还有差距,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大而美?国内银行在并购中究竟如何促进银行获利、稳定经营与股东绩效增长?其全球化战略的支撑体系又是哪些?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工行行长杨凯生。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以来工行进行了三笔境外收购,这是否意味着工行正在调整以往以新设分支机构为主的国际化思路?

杨凯生:近年来,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衍生出的巨大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工行一直在积极推进跨国经营战略,加快境外机构布局,拓宽业务领域,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工行已经将营业机构延伸至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总数达110家,并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2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化金融网络服务平台。

工行已实现资本和业务国际化,下一步希望在机构设置和业务推进上进一步体现“全球化”。目前工行的海外资产总额和业务利润总额占全行整个业务比重仅3%左右,从更长期考虑,我们希望能提高到10%。但按我们以往的发展速度,这个目标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才能实现。所以说,以往主要通过境外申设分支机构的办法实现海外发展,难以满足现在加速演进的全球化趋势。

今后在符合总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工行将以机构增设和收购兼并并举的发展模式来拓展海外业务,在合适的机会、选择合适的地点考虑进行一些海外并购和新机构的申设,继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第一财经日报》:请问工行海外业务发展布局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杨凯生:首先,要符合我们海外布局的总体要求,要和我们本土的业务能形成互补,有利于我们工行国际业务的总体发展,这是我们考虑的首要条件。在对象的选择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周边国家,主要金融市场、金融中心所在地的国家,尤其是关注新兴市场的国家。之所以在国际化进程中特别关注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是因为新兴市场的高成长性和发展的潜力。去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的增长率为3%,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为7%。新兴市场的银行业也在快速地开放,所以全球的并购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新兴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我们的海外业务布局。11月7日,工银莫斯科正式成立,标志着工行开始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11月12日,工行收购印尼Halim银行后成立的工银印尼正式成立,使我们在东南亚地区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此外,工行在美国纽约,中东地区的迪拜、多哈,以及澳大利亚悉尼的分支机构申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国际化对国内银行的管理带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杨凯生:首先,在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要努力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境外机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体现差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在全球市场提供统一的服务,必须有统一的IT系统,要建立基于全球统一技术的平台,实现境内外的资源共享;此外,还要加强对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要在加快内部评级法工程建设、准确量化风险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进行综合统一管理,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著有《银行风险防范和危机化解国际比较研究》,你认为国际化对于银行风险防范有何作用?

杨凯生:国际化是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内市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通过跨国经营分散风险也是重要的战略选择。本土市场出现波动时海外市场会分散一些风险。跨国经营是分散周期性风险从而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财经日报》:面对不断加速的国际化进程,工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已配套?

杨凯生:国际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工行自己要培养锻炼跨国家、跨文化的人才队伍,同时也要在全球招聘以加快配备关键岗位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工行还适应改制上市和经营转型创新发展的需要,实施新的人才开发规划,落实人才兴行战略。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实行全行人才培训工程,引入了国际先进的职业培训体系。同时,建立起了面向市场、面向全球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紧缺人才的引进机制,以进一步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银行而言,支持企业“走出去”是否也为银行自身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杨凯生:我们“走出去”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一个贸易大国,中国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它们的采购全球化了,销售全球化了,还有些企业正在海外设厂,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它们也需要中国的银行为它们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所以说,我们加快国际化发展是适应外向型经济日益深化的战略选择。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