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美国高关税背景下的市场调整与技术升级,2025年到2026中国电动观光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等场地车的市场发展趋势
2025-2026年中国电动场地车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预测 (基于美国高关税背景下的市场调整与技术升级)
![](https://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250212/20250212094207_6072.png)
一、行业整体趋势分析
出口市场重构:规避高关税成核心议题
美国关税冲击:2025年4月3日起,美国对中国产高尔夫球车等低速电动车征收最高478%的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成本飙升(如8000美元的车在美售价达4.3万美元),迫使企业调整出口策略。
产业链外迁:浙江涛涛车业、康迪科技等已在美国得州、佛州建厂,并逐步将零部件供应链转移至越南,以降低关税影响。例如,涛涛车业得州工厂年产能3万台,70%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
出口市场多元化:企业加速拓展欧洲、东南亚市场(如意大利、墨西哥),同时开发中东新兴市场,以分散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技术升级与产品差异化竞争
锂电池替代加速:铅酸电池逐步被锂电取代(能量密度提升30%),结合无线充电和智能控制系统(远程监控、自动驾驶),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轻量化与智能化:采用碳纤维等新材料降低车重,集成物联网技术优化车队管理效率。例如,安徽华信推出定制化球车(含音响、冰箱功能)抢占高端市场。
内需市场培育与政策驱动
国内需求增长:中国“双碳”政策推动景区、机场、社区等场景电动化替代,预计2026年电动观光车需求增速达15%。
应用场景扩展:场地车向旅游接驳、社区代步、安保巡逻等领域渗透。例如,绿通科技的景区观光车已覆盖全国80%的5A级景区。
二、重点企业发展预测
绿通科技(Greenway)
核心策略:深耕国内市场,依托景区合作扩大份额。2025年计划推出智能化观光车(集成人脸识别、自动导航),预计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
海外布局:通过越南组装厂向东南亚出口,规避美国关税,目标2026年东南亚市场营收占比达30%。
涛涛车业(Taotao)
美国本土化生产:得州工厂2025年产能将达5万辆,目标北美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同时投资30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全地形车生产线。
技术升级:与美国高校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球车,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
康迪科技(Kandi Technologies)
锂电池本土化: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建设锂电池工厂,2026年核心部件本土化率超50%,以符合美国政策要求。
多元化产品线:开发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新品类,降低对高尔夫球车的依赖,目标2025年非球车业务占比提升至40%。
卓越电动车(Zhuoyue EV)
定制化服务:针对欧洲高端球场推出定制化球车(如皮质座椅、智能温控系统),2025年欧洲市场营收预计增长50%。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锂电成本,目标2026年产品单价下降10%,增强竞争力。
益高电动车(Eagle EV)
技术合作: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高密度锂电池,2025年续航里程提升至120公里,瞄准中东高温市场。
产业链整合:收购上游电机企业,降低核心部件成本,预计2026年毛利率提升至22%。
三、风险与挑战
供应链去中化风险:美国要求核心部件本土化率超50%,长期可能削弱中国产业链优势,倒逼技术外流。
关税连锁反应:欧盟或效仿美国加税,需警惕技术壁垒与专利竞争(如电机控制系统被Club Car等国际品牌垄断。
内需市场不确定性:国内高尔夫运动仍属小众(仅400余个球场),依赖景区、社区等场景需政策持续支持。
四、总结与展望
2025-2026年,中国电动场地车行业将呈现“出口突围、技术升级、内需崛起”的三大主线:
短期:依赖海外建厂与供应链重构规避关税,但需平衡技术输出风险;
中期:智能化与轻量化技术突破是竞争核心,头部企业或通过并购扩大优势;
长期:内需市场培育(如城市微交通)与全球化布局(东南亚、中东)将成为增长双引擎。
企业战略建议:
技术自主化:加大锂电池、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市场多元化:分散出口风险,深耕新兴场景(如社区代步);
产业链韧性:构建“中国核心部件+海外组装”的混合供应链模式。
(责任编辑:张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