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熟模式去营销不成熟的产业是中国电动车营销界最大的误区”
——专注大战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高乃龙
“好卖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好卖”,河北邯郸的一位张姓的经销商道出了当前电动车营销尴尬的境地;河南商丘的一杨姓的经销商也流露出无奈的样子,我原来是做豪爵摩托车的做的很好,可做电动车就是做不好,所有的促销手段都用过,但就是做不好……人家某某牌子价格低、进入市场早、厂家支持大、车子配置好,我们商丘人怪,怎么惯,只认老牌子,不认新牌子,我们市场穷!
价格高的不好卖?果真如此吗?原因何在?
很多电动车老牌企业一开始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主张简易款,不做豪华型,结果吃亏。大家都在做,你不做你就吃亏了。而且将简易款的价格定的很高,自以为是品牌。实际上不仅仅影响销量,而且贻误抢占市场的时机。根据我们对电动车的研究,80%是靠老用户的介绍,人家买都没买,骑都没骑,怎么给你介绍?你的产品好在什么地方?
很简单,用成熟模式去营销不成熟的产业是要吃亏的,刚才那位经销商朋友就是用卖摩托车的方式去卖电动车,去和别人比价格、比配置、比广告……从成熟产品或行业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从不成熟的产品或行业来看是有问题的。举个例子,通常我们很多经销商在售车的过程中,顾客说,这个车子怎么这么贵啊?他说我们的配置好,比如说什么天能或超威电池、什么电机,意思是说,配置好就应该贵,当你讲完此话,顾客会不会购买?不一定,他会去隔壁专卖店去问一下,结果隔壁也是一样的配置,售价却比你便宜,请问怎么办?他即使购买,他也会不停的跟你杀价,要不就把你当地摊货、不重要的商品看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还不了解电动车的价值,毕竟是几千元的成本。如果单一是代步,对方就觉得太贵或者不合算,因为代步可以骑自行车什么的,怎么办?让顾客亲身体验“试骑”感觉一下,坦白地说,原来从来都没有骑过电动车的人,突然骑上电动车感觉如何?当然是好,只要你不让顾客骑不走,坏在半路上,我告诉你感觉都是好的。因为我买过、卖过电动车,当然就碰到类似的情景,后来那个专卖店的老板娘就是让我骑了一下,感觉很好,结果我就下单了。由此可见,既然顾客说不出不好,那就开始准备买单吗?所以说从顾客角度他并不知道哪一个配置是最好的,因为整个行业不成熟。顾客只有骑了,感觉好,那才是最好的,同意吗?
还有缺少产品之外的附加值的东西,例如,开300平方的专卖店与30平方有什么不同?通常我们去购买一件商品是不是喜欢去店面大一点的专卖店去购买,觉得它有一种安全感,最起码不会倒闭,这是其一;其二是售点的氛围,如果专卖店海报、横幅、吊旗、音乐、灯光、产品陈列等都非常到位的话,给人感觉气氛很好,电动车看上去很畅销,所以我买了不会吃亏;其三就是小姐的微笑和服务态度。很多的专卖店差就差在这一点上,顾客一进门,首先问一句买电动车吗?把顾客先吓一跳,好像不买就不能来看看,难道有规定说不买电动车就不可以看车吗?况且我不买来看什么?顾客今天来看,明天来买,后天来买,可以吗?自己不买,可以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来买吗?
为什么同样的一杯绿茶,假设茶叶+开水=成本10元/杯,在咖啡店里可以卖到40元/杯,其它30元是什么呢?就是附加值,是顾客进入店里体验文化、放飞心情、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感觉;可能是你一进门,小姐给你一个微笑或一声先生,你好!就要付费10元,觉得自己被别人尊重了;那个灯光照下来,感觉很好,又是10元;那个音乐听起来,心情特别愉快!又是10元,累计40元。我很少听顾客说这一杯绿茶这么贵!如果你说贵,当心被踢出去,当然我说踢出去是有点夸张,我的意思是很少有人去说或讨价还价!如果你跟女朋友一起去就更不会讨价还价了,如果一旦讨价还价,你的女朋友会说“小气鬼”,下次不跟你出来了,应该是这样!
另外,跟摩托车行业不一样的是,摩托车品牌已形成高中低端,比如高端、贵一点就是豪爵,消费者已经认了;中端就是重庆版块,低端就是江浙版块。而电动车所谓的品牌高中低端还没有完全形成,因为产业链条也没有分为高中低端配置,只是大家自己再说我们是品牌,电动车品牌究竟有没有差异,相对来说,有,但整体差异不大,所谓的差异也就是部分品牌在产品烤漆、外观贴花、塑件厚度、品牌内涵、卖点提炼等方面多走一步。
为什么摩企从事电动车到现在普遍表现出不理想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摩企太自信,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没有用心去做,随便花点钱,买几条生产线,沿用原来摩托车的营销网络,然后在报纸上、杂志上打一通广告,就以为可以甩手不管、万事大吉了。要不随便找个广告公司“策划”一下,钱是花了不少,效果就没见到多少。为什么呢?因为广告公司本身对电动车市场就不甚了解,消费者为什么购买电动车,经销商选择厂家有什么要求和建议,他如果连这个都说不出来,你还能指望他给你指望的行销策略、广告方案有效吗?看上去是很大气,但跟经销商、消费者的要求是没什么本质上的联系。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电动车营销还是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挑战需要升级,需要广大热爱电动车事业的同仁、营销专家共同推动。
本书分为最新动态、行业总瞰、市场案例、专家说法、经营之道、展会策略、媒体广场、业余出击等八大模块,并附则专卖店管理手册节录。其中行业总瞰这一版块里有部分观点并非作者原创。本书基本覆盖整个电动车营销从观点到工具,从工具到方法的方方面面。本书具有很强实战性,是电动车营销人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