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项目遭环保质疑 杜邦首次回应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12/25   浏览2692次   

美国杜邦公司在山东东营一个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正在遭受行业内专家在环保方面的质疑。

杜邦公司昨日首次公开回应,否认该项目存在问题,并称其生产工艺和环境技术都为世界领先。

质疑:放射性元素污染

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商杜邦公司2002年决定在华兴建一个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计划于2010年投产。这也是杜邦公司在美国之外最大的投资项目。

钛白粉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的白色颜料。2005年11月,杜邦公司和山东东营签订协议,项目进入前期筹划阶段。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可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后者较前者更为先进。中国国内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多采用硫酸法生产。

杜邦东营项目将采用氯化法生产,但使用二氧化钛含量为60%左右的钛铁矿为原料,而并不是其大多数工厂运用的含量为80%的钛铁矿。部分专家承认杜邦公司氯化法的先进性,但对其使用的低品位原料提出疑问,认为存在环保隐患。

反对者之一、中信锦州铁合金公司原副总裁刘长河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电话采访时表示,二氧化钛含量低的钛铁矿相比高含量的钛铁矿有几大不利因素:前者消耗的氯气、石油焦以及铁会大量浪费;含量低的钛铁矿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铀和钍都要多。

杜邦东营项目选址距离东营市中心13公里,紧邻莱州湾,此项目向北25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黄河由此入海。东营又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油井密布。

刘长河表示,放射性元素灌入地下,势必会对当地环境带来影响。

刘长河是国内研究氯化法工艺的专家,曾经两次参加杜邦东营项目的环境测评,均对此项目表示反对。刘长河曾供职的中信锦州铁合金公司也是国内唯一能采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企业。

回应:在安全范围内

杜邦公司对本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采用60%左右的钛铁矿为原料,是因为低品位的矿源直接一步生产产品,比“先提炼原料再制造钛白粉”的两步过程更省能量、更为环保。

“其他氯化法生产商选用更高品位的钛铁矿主要原因,是因其不掌握消化中低品位原料的工艺以及不具备进行安全地下灌注的地质条件。”杜邦公司表示。

在确定于东营投资后,杜邦公司为处理产品剩余物,进行了地下灌注技术的尝试,即将废料灌注到距地面3000米的井下,从而避免污染。

这一项目也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中国化工业废料处理的示范工程。双方自2005年就此展开合作。今年11月,杜邦公司拿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对其在东营钛白粉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杜邦公司表示,采用60%的钛铁矿为原料,将用地下灌注技术安全处置副产品的“金属氯化废液”。这一结论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厂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适合于使用深井灌注技术。

“在数十名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后,最终东营以最佳的地质条件和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水平成为拟建项目的首选地。”杜邦公司内部人士这样表述道。该公司同时引述环保总局的环评报告称,副产品所携带的放射性物质均在安全范围内。

历史:并非首次遭质疑

杜邦此类工艺并非首次遭到质疑。媒体报道称,22年前,杜邦亦曾计划到台湾沿海的彰化县鹿港镇附近设厂,使用同样的工艺和同样的原料,但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对,而被迫迁址和更换了更高品位的钛铁矿作原料。从2000年开始,杜邦在美采用该项工艺的工厂,亦遭到了环境诉讼。

杜邦对此回应称,公司确实计划在台湾鹿港建立钛白粉生产设施,“当时准备采用的环保技术是海洋处置。由于台湾处于地震带,地质条件不适合使用深井灌注技术。然而我们的工艺和技术被曲解和误读。当地鹿港居民不愿意了解项目的技术资料,反对任何的工业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被批准把项目设立在台湾地区的观音区。”

不过,杜邦公司并没有提到为何会在新项目上使用高品位钛铁矿。

杜邦东营项目将对中国国内已经白热化的钛白粉竞争造成新的冲击。刘长河等指出,杜邦进入之后会对全国年产总量百万吨左右的市场造成影响。

杜邦也承认国内目前的钛白粉已经供大于求。但该公司认为,中国钛白粉的进口量仍然每年在增长——2007年的进口量估计将达到28万吨的历史新高。

杜邦东营项目能否最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还未有最后结果。此前,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亦于今年11月21日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组织了专家评估会。

刘长河是参加评估会的四位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投反对票的专家。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