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北亚资产转让迷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1/4   浏览3113次   

S*ST北亚(600705.SH)优质资产被转让背后的种种迷雾,正在被一步步拨开。

S*ST北亚2007年4月27日开始停牌,5月25日被暂停上市。之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处置和拍卖行为,这些资产包括世纪证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客公司”)、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车四方”)、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等股权,正是这些行为,引发了栾兆斌等投资者的种种质疑。

2007年5月10日, 栾兆斌以个人名义前往S*ST北亚所在地哈尔滨实地调研,从此六赴北亚,与众多的北亚股民走到一起,向公司和监管部门反映情况,讨要说法,甚至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原代理董事长私自处理世纪证券股权

2007年4月27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S*ST北亚2006年年报披露,2006年3月22日开始,泛华天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资银信担保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代S*ST北亚子公司天津凯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世纪证券5.1亿元股权,同年11月3日,上述两公司又转为为S*ST北亚子公司另一子公司北亚房地产公司持有这批股权。

年报同时显示,2006年11月3日,S*ST北亚子公司北亚房地产公司与华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抵债协议》,约定“以上述5.1亿元世纪证券股权偿还华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欠款5.1亿元”。 

让栾兆斌等股民不解的是牛市里证券公司业绩暴涨,为何以每股1元的低价将股权抵偿债务?华风房地产公司则表示,早在2007年2月,该公司就向S*ST北亚送达文件,认为世纪证券濒临破产,“抵债的5.1亿元股权应以市场价值确认抵债数额”。

世纪证券的股权是如何定价的?到底抵偿了多少债务?在栾兆斌等股民的长期追问下,2007年8月30日,在临时股东大会上,S*ST北亚对栾兆斌等股民作出书面答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栾兆斌出示的这份答复文件上看到,S*ST北亚表示:“该行为没有得到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的批准,是在公司当时董事会负责人刘桦主持下进行的,公司没有相关文件的原件。”

刘贵亭任S*ST北亚董事长时期,刘桦担任北亚集团副总经理。2006年5月前者案发后,后者担任代理董事长主持北亚的工作。2007年1月,S*ST北亚公告,董事会决定免去刘桦的副总经理职务。S*ST北亚在给股民的答复中表示,已将上述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尚无结论。

重要资产拍卖前无公告 资产被贱卖?

S*ST北亚暂停上市后,被栾兆斌等股民寄予厚望的优质资产却被一一拍卖。

2007年4月9日,S*ST北亚称其持有的2839万股长客公司股权已被拍卖,账面净值6040万元,但仅以3000万元拍卖价格成交。

2007年6月14日,S*ST北亚公告称,其7000万股长客公司股权已于4月28日被拍卖,账面价值10672万元,成交价格仅为7560万元。而这合计9839万股长客公司的股权是2003年以超过40%的溢价置换来的。

公开资料显示,长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2002年3月改制后经济效益不断攀升,2004年至2006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1.8亿元和37.7亿元,2007年更可突破50亿元大关。长客公司2006年利润为5000万元,按照与2006年相同的赢利能力粗算,2007年利润可为6700万元。

而两次拍卖的长客公司股权,均被同一买家拍得。这个买家是民营企业吉林省金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此前身份便是长客公司的股东。

资产被低于账面原值拍卖的情况不止此一次。

2007年9月10日,S*ST北亚公告称,其持有的3250万股南车四方股权被拍卖,账面净值5000万元,但以4823万元价格成交[3个月后,12月22日,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在南车四方竣工下线。]

2007年6月14日,S*ST北亚公告称:持有的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1398.6857万股股权已于3月24日被拍卖,该资产账面净值为1620万元,成交价格3730万元。虽然是溢价交易,但有股民认为,中铁快运将申请上市,若上市成功,股权价值远不止于此。

同日公告称,S*ST北亚持有的哈尔滨市商业银行1024万股股权已于1月27日被拍卖,账面净值1287.31万元,成交价格1168.63万元。栾兆斌等股民认为,近年正值城市商业银行陆续上市阶段,它们的股权颇为外界看好,何以低于账面净值成交?

栾兆斌等股民认为,上述北亚优质资产均有贱卖嫌疑,质疑的原因之一是在拍卖前多数均未发布公告。而S*ST北亚对前述多起资产拍卖事件中,仅能查询到拍卖后的结果,事前公司均未对外公告。有一次提前公告拍卖长客公司7000万股股权的相关内容,还是在2007年3月21日的澄清公告中说明的。

上述资产是否被贱卖?S*ST北亚是否履行了相关程序?S*ST北亚证券部对此不接受采访,而公司一位监事表示他不清楚。

“我们是公司的股东,但公司重要资产被拍卖之前,我们却不知道。”栾兆斌说。

到底有几组动车组?

2007年8月30日股东大会刚结束不久,S*ST北亚的一则公告再次让他震惊。

2007年9月10日,S*ST北亚公告称,“公司1999年配股募集资金用于购置铁路动车组旅客列车,实际购置动车组旅客列车7组共计49节,尚有6个车头没有到位。”

1999年,S*ST北亚进行增资配股,将拟募集资金17500万元的用途规划为开办动车组铁路旅客列车,数量为10组。1999年年报称,增资配股共募集资金17355万元,将此资金用于购置动车旅客列车7组,并委托哈尔滨铁路局多种经营中心进行经营,已有4组投入运营,获取运营收入1000万元。

2000年年报中S*ST北亚又称,报告期10组动车组中已有7组投入运营,2000年度内投入5855万元的另外3组动车组尚在建造中。

7组中有6个车头没有到位,那么这7组车如何已投入运营?按栾兆斌理解,这说明8年来北亚集团在动车数量上一直在撒谎,而且虚构收入。

S*ST北亚近三年年报显示,动车组收入分别为2004年871.98万元,2005年1064.7万元,2006年1181.35万元。

2007年9月10的公告称,“按照《动车旅客列车租赁经营协议》,哈尔滨铁路局按照实际到位动车组数量每年支付租金1181万元。”而2006年年报称,哈尔滨铁路局2006年及以前年度动车组收入,因银行贷款逾期,已被省高院冻结,形成的对S*ST北亚的欠款1556.62万元。

为了维权,目前栾兆斌等正在行动。他们联系到的律师告诉他们,要起诉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需要1%以上持有期限满半年的股权才具备资格,S*ST北亚2007年4月27日起停牌,凡持股者期限均满足条件,但是目前栾兆斌等才征集到持有150万股股民的同意,离1%——近1000万股还有很长的路,栾兆斌等股民还在寻找同道。

相关

S*ST北亚的“保牌”重组路

石仁坪

看好的优质资产越变越少,但是栾兆斌等投资者仍冀望S*ST北亚能“保牌”重组。

S*ST北亚在公告中屡次表示,董事会为股票恢复上市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努力协调债权人、法院、政府部门及股东,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清产核资工作。

S*ST北亚称,董事会希望通过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等各种方式减亏、扭亏,提高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希望似乎正在出现。S*ST北亚2007年12月26日公告称,于2007年12月25日收到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关于追缴公司资产的说明;2002年2月刘贵亭挪用的3000万元经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追缴,现已缴回资金900万元,余款已制定还款计划,将于近期全部归还;另外一笔3595万元的欠款,2006年债务方已还1800万元,但未入账,余款一直未还,现已对此笔债务进行了确权并追缴,追回现金300万元及价值608万元房产一处,余款已制定还款计划。

S*ST北亚预计上述事宜将对2007年度利润产生影响,预计影响数为6595万元。

2007年12月28日,S*ST北亚公告称,在对控股子公司天津凯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清算过程中,经有关司法部门追缴涉案资产,收回价值5800万元的房产资产。S*ST北亚证券部一位人士表示,依照公司的判断,这项资产会计入2007年利润,但是这需要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确认。

若上述两项均计入2007年利润,总额超过1.2亿元。S*ST北亚200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亏损约1.65亿元。

栾兆斌等人的“保牌”希望,寄托在追回更多的款项,或者获得相关方面的帮助,使S*ST北亚在2007年实现账面盈利,并随后进行重组。但是记者没有从S*ST北亚和黑龙江证监局方面得到有关说法。

除了追缴资产,S*ST北亚还分几次公告了2006年度报告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无法表示意见涉及事项的解决情况;而且聘请了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清产核资工作,完善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加强费用管理、降低费用支出等。这似乎是在为重组铺路,不过该说法没有得到S*ST北亚的证实。

栾兆斌在他的维权日记中写道:“(2007年)10月24日在北亚19楼我见到了董事长王刚、监事长于洪波,还有秘书做记录。当时王刚亲口对我说:10月末最迟不超过11月初的两三天,北亚就会发重组的公告。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这样的公告。”近日,记者多次拨打王刚的手机均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