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折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1/7   浏览3007次   

我们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在已有的发展方式空间内,是难以包容和应对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尽管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在二战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7%以上的高增长率,但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保持这样的增速在大的经济体尚无先例。而已经保持3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能不能同样绘就这样一条漂亮曲线?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看来,在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经济结构上,中国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矛盾也更为显著。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和压力增大,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低要素成本竞争优势在逐步改变,中国经济日益增长的规模还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

刘世锦提出,低要素成本竞争优势的改变,需要中国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起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的转换,这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在刘世锦看来,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更好发展来解决,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化解和应对。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重要转折点

《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已经有30年。你怎么概括在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目前的中国经济?

刘世锦: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具有转折含义的重要变化,这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

在总量上,从2003年开始,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已连续5年达到10%以上。2006年,经济总量超过了2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收入在超过了1000美元后不久,又达到了2000美元;财政收入新增部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接近于10年前,也就是1996年全年的财政收入。

在总量规模变化的同时,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也更为显著。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增长迅速;环境压力空前增大;过去构成中国经济增长低成本优势的诸多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在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原有的地区发展差距并没有缩小,有些方面还在扩大。

此外,中国正在以日益增长的规模介入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这些是你称为的“新变化”、“新阶段”?

刘世锦:是的,以上列举的变化当然也不是新变化的全部,这些现象的大部分以前也都存在,之所以称其为“新变化”,是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一个“转折点”。

这里需要考虑两个相关问题,一是我们是否正在或已经进入与以往有较大不同的新发展阶段,二是如果是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话,现有的发展方式能否有效应对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使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可以给出的判断是,我们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当然,对这一新阶段如何概括,还可以探讨;这一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在已有的发展方式空间内,是难以包容和应对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应对之策

《第一财经日报》:你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中,经济承受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加大,原有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减弱。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新的发展阶段中,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刘世锦: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体制上的。体制上的问题,部分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部分属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出现的,还有的是由于体制建设滞后所引起的,这几种情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GDP增长、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等倾向。如何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一套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行为机制,是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因此,改革开放仍然很重要。我们所面临的诸多深层矛盾的化解,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不可能离开深化改革。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不能松懈,更不能动摇。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需要警觉和纠正,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而不是走回头路。改革是为了发展,最终要由发展的成果来检验。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新形势下需要深化改革的领域是哪些?

刘世锦:新形势下深化改革,需要在关键领域改革、体制建设与创新两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从关键领域改革来说,一是要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纠正被扭曲的资源价格。资源价格能够由市场决定的要尽可能地交给市场,对不能或不完全能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某些垄断性、基础性资源产品,政府的价格管制要形成反映有关各方的利益、能够及时灵活调整、透明度高的机制。

二是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服务,减少对微观主体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与此同时,加强在环保、节能降耗、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社会性管制。

三是要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科学发展的微观基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大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改进。加大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力度,破除行政性垄断,在可竞争的环节引入新的投资者。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通过重组、上市等途径,改善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改进资产质量。在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大金融体系的对内开放,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重点解决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变过度倚重银行融资的状况,加快金融结构调整,提高证券市场融资的比重。

此外,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也都需要采取得力措施。

从中长期看,低成本优势削弱后的调整不可避免。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产业中长期竞争力,因而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要注意地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差距、不同地区户籍人口货币收入差距等指标,更需要关注不同地区实际生活和就业人口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指标的变化


《第一财经日报》:加强体制建设与创新方面呢,可不可以列举一二需要推进的领域?

刘世锦:不论是解决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还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新问题,都迫切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这方面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例如,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改进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机制,使地方政府在GDP指标之外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与政绩考核方式的改进相适应,对财税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举例来说,如果要求某个地区更多地关注生态保护,就应当在财税政策上形成必要的补偿机制。

还有,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面对着资源约束增强、要素成本上升、总量规模扩大等新特点,如何在立足于国内资源供给的同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如何在开放条件下通过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都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进步、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显著加大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逐个来谈谈你认为的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得非常突出。

刘世锦: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从来都存在。我国近年来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显著增大,是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体制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大多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资源消耗强度是不同的,大体上呈倒U形分布,上升速度较快的是重化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如果说资源禀赋是无法改变的,发展阶段又难以超越,体制政策环境则是改进余地最大的。现实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处在相同行业,面对大体相同的发展条件,企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程度可以差别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体制和政策环境有相当大的不同。

如果有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我们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得多。相对于自然条件和技术的约束,我们面临的思想观念上的约束、体制和政策环境上的约束要大得多。这是当前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实质所在。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的出路在哪里?

刘世锦: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应当代科技发展潮流和国际发展方式调整趋向,同时也符合中国现阶段实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

对此我们必须作出多方面的努力。要切实解决好发展理念的转变问题,把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要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节约、保护环境规划,重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要充分发挥价格在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中的基础性作用,该放开的要放开,需要政府定价的也尽可能适应市场变化;要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加强对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社会性管制;要加强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研发活动及其成果推广,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科技进步过程中,优先发展那些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要继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积极发展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