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限令急出 节能、环保为最大理由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0   浏览2257次   

 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已经由地方试点探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成为强制性规定。

本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通知》称,由于过量使用以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塑料购物袋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塑料购物袋限令 

尽管还没有全国范围内消耗塑料购物袋的数量统计,但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区居民一年消费的购物袋数量就达23亿个,而一些大中城市也均在15亿至20亿个。

这些塑料袋大多只能使用一次就成为垃圾。尤其是那些超薄塑料购物袋常常飘扬在空中。为此,《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国家发改委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

《通知》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要求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据了解,该制度曾先行在上海、沈阳等多个城市试点,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反对。北京宜家家居几年前就实行塑料购物袋收费,平均每个0.5至1元不等。

细心的人注意到,《通知》并没有将塑料购物袋的产销大门关死。《通知》要求,“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商务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市场环境”,“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昨日,据环保界人士称,塑料购物袋限令出台,与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能源紧张有关。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字是:据日本聚烯烃薄膜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日本国内每年使用约30万吨塑料购物袋,全部折合成大号购物袋约为300亿个,生产这些购物袋需要原油5.6亿升。

废塑料回收需加强

大量使用塑料袋等塑料包装引发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我国云南迪庆州从2001年起就开始禁用污染环境的塑料购物袋,成为我国第一个禁用塑料购物袋的地区,其经验得到了外界的好评。

不过,也有专家在此间表示,塑料购物袋并不是“天然”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而是缺乏良好的回收渠道和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亦是造成“白色污染”的重要原因。

对此,《通知》也提出,环卫部门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切实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废旧物资回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导、支持物资回收企业建立健全回收网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大力推进规模化分拣和分级利用,充分发挥塑料资源的效用。

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推广提高废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塑料袋制造厂家和塑料原料供应商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过,《第一财经日报》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仍在静待该规定的实施,而要判断相关产业的走向还需要时间。

下游企业担心销路

中国塑料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占峰向本报记者解释,当时发改委来协会听取意见,协会建议以0.025毫米的塑料袋为界限作为一个标准。“这也是考虑到各个企业的承受因素和整体情况所提出的建议。”而协会现在正在调研塑料袋制造企业的销路问题。

对于这一规定,上海唐塑贸易公司的销售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了担忧。他说,这个规定最大的影响就是集中在公司未来销量问题上。“即便我们不是生产这种超薄产品,但是这个规定的一个附加性影响是,可能超市等各个公共场所会减少其他塑料袋的采购,这个就会波及我们了。”

他心里还担忧着几点,一是规定执行情况如何,涉及面有多广?“就算超市不用或者限制使用塑料袋,那么其他如集贸市场等是否会真的按照规定完全执行还不知道。”

其次,目前国内所有超市对于超薄塑料袋的使用本来就不算广泛,但是如果全部换成更为耐用的塑料袋,那么超薄和更耐用的非超薄塑料袋的上游成本相差就非常之大。

“从这点来看,其实塑料袋生产企业是受益的。在采购总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其上游塑料原料的成本大约相差一倍以上,塑料袋生产企业可以把其加工成本转移到超市等这类客户,超市再转移给消费者,因此塑料袋生产企业也愿意都转为更环保的非超薄塑料袋制造。”这位贸易公司的销售人员称。

但是他认为现在仅仅是观望,实际情况究竟会发生何种变化他并不清楚,“如果人们连非超薄塑料袋都不使用了,对整个塑料袋产业而言打击会很大。”

一家位于广东的塑料袋制造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外销产品大约占到了80%以上,因此国内的这次限用塑料袋新政对其影响并不算大,“我们还很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因为这样对原料需求会降低,原料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原料价格去年涨幅过22% 

那么,上游原料价格是否真的能够按照它的预期有所降低呢?

负责塑料业务的中化国际一位人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还是要看未来国家对于塑料袋价格的销售定价。“比如限制使用之后,每个塑料袋价格很贵的话,对塑料袋产业就会产生直接作用。”他认为,担心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个也是发展方向,“从现在来判断产业走向还比较难,需要等待一些时间。”

他介绍,塑料袋的最上游原料为PE(聚乙烯),其中主要成分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目前国内的HDPE大约是进口200万吨,而40%左右是供应给塑料袋生产,也就是说大约有80万吨的量给下游。但是塑料袋也分很多种类,其中多少是给超薄塑料袋的很难计算。不过对于整个PE产业的影响还是有的。”

目前,HDPE的价格基本在13500元/吨左右,因为原油价格的上涨,我国去年HDPE价格大幅提升,最便宜的时候不过11000元/吨,但相比其他化工产品如MDI和TDI的涨幅还是有所逊色。

而塑料协会马占峰不否认一些下游制造企业会因此受到限制,“国内超市塑料袋生产厂家数量也要过百了。”

中化国际的上述人士则认为,对于原料制造和贸易厂商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塑料袋所使用的PE毕竟不大。这位人士则透露,其实一些下游公司已在酝酿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即便国内的塑料袋生意完全不能支撑,部分产品经过一系列的国外认证和达标,还是可以有量出口的。“国外的标准相比国内,会更加严格。”

相关链接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下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展改革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中国政府下了大决心要向“白色污染”宣战。据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购物袋是个小东西,但关于塑料购物袋的公共政策却不是小政策。中国现实的环境压力众所周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而每天都在社会上巨量使用的塑料购物袋,是“白色污染”非常重要的来源。中央政府此次以塑料购物袋作为切入点,针对“白色污染”下了强硬的整治决心。这个政策出台,影响面无疑相当之大。

治理“白色污染”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很长时间以来,这项工作的推进不如人意。从多年前商家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被作为一个便民举措而受称道,到如今塑料购物袋被视为“白色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其间经历的不仅是人们环保观念的变化,还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在污染对当下人们的倒逼压力没有达到足够大时,包括政策制定者在内,都容易产生拖延治理的心理。于是,塑料购物袋一日日积累着环保的压力,直到人们无法回避为止。

事实上,在国务院这个通知下发之前,已有地方在做类似的事情。深圳在2007年年末时,就公示过一部环境法规的草案。该草案曾明确规定,“禁止商家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深圳有关部门的立意和做法,与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十分相似。不过,深圳的举措,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公共政策何以引致诸多不同意见出现?原因在于,尽管绝大多数人都理解政策的善意,但政策的受益者即全体人,是个模糊的主体,而政策对民众现实的影响却是具体的。这项政策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