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进入“汽车时代” 广州交通痛并快乐着

来源:广州日报      2008/1/14   浏览3314次   

2007年,对于广州交通来说,是“痛并快乐”,泥头车、货车引起的交通事故让人痛心,“为何泥头车问题不能根治?”也是市民最大的疑问。

事实上,在去年,政府交通部门也推行了一系列泥头车、货车的整治措施,虽然事故仍有发生,但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然而,除了这些“痛”,2007年也是广州市民值得欣喜的一年,因为广州市区正式禁摩,交通、城市环境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再者,广州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正式进入“汽车时代”,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当然,获得这一系列成果后,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问题,自行车大军重现、城市堵车、停车问题等,都有待解决,看来,迎接我们的,会是更大的挑战。

2007广州交通变奏曲

禁摩 一个时代的终结

2007年1月1日,元旦。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天,广州市区全面禁止摩托车上路,很多市民又重新骑上了两轮的自行车或步行。1988年,广州市区摩托车上牌数量首次突破10万,1992年突破20万,1997年则达到历史最高峰,401655辆;2004年后,全市上牌的摩托车达100多万辆。摩托车成为广州人第二出行工具。

而摩托车急剧增加,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广州市区一度接近百万辆,加上外地摩托车涌入,所引发的伤亡事故、交通秩序混乱、飞车抢夺以及环保等问题,曾引起市民口诛笔伐。

1991年,广州市限制摩托车新入户发牌;1998年全面停止核发市区(旧八区)摩托车号牌;1999年全天禁止郊区车牌在市区行驶;2001年规定上牌满15年的摩托车一律报废;2004年广州正式公布摩托车限行方案。2007年1月1日,广州全面禁摩。也许没哪个城市像广州这样,拥有如此庞大的摩托车保有量,也没有哪个城市的市民,像广州人这般依赖摩托车。有关部门的数据调查表示,禁摩后中心城区79万辆摩托车出行中,将有40万人转移至公交系统。40万的出行量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又给广州市交通带来一种考验。

禁摩一年,市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路干净、车好走、人安全,这成了很多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但随即蜂拥而出的自行车大军又给广州带来了新的交通问题。

自行车大军重出江湖

广州多年来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自行车在禁摩后重出江湖,站在广州大桥随便一数,每分钟就通过十几辆自行车。据广州交警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约有15万左右的市民再次选择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与此庞大的数字不相吻合的是,目前广州大多遂道路没设自行车车道,很多自行车骑士不得不与行人,甚至机动车共占一条道。面对扑面而来的自行车大潮,广州市区内却多没来得及做出相应的配套设备。除了行车安全,停车难也成为困扰自行车一族的另一难题。

与此同时,自行车的在马路上的违章行为屡见不鲜:“红灯亮时,自行车把自己当成了行人;绿灯亮时,自行车又把自己当成了机动车。”自禁摩以来,广州市骑自行车死亡事故显著上升。在国外大力又环保、又经济、还能锻炼身体的自行车时,“自行车大军”的衍生却成为广州继摩托车之后,所要面临的又一重交通考验。

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

2007年8月15日,广州市第100万辆上牌的汽车诞生,按广州户籍人口加常住外来人口1000万计算,目前广州每10个人就拥有汽车1辆。随之衍生的市民话题都围绕着“100万辆车之后,汽车停哪儿?跑哪儿?”展开。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除了昭示广州即将迎来“汽车时代”之余,如何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效率,改善广州市交通状况成为“100万辆”带给广州的最严峻问题。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来,广州市的道路还远未到饱和状态,但停车配套、交通路网规划等问题的解决却已迫在眉睫。

从广州市现状看来,市区几条主干路段交通已呈超饱和状态,但是部分旧城区路网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一些断头路、瓶颈路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从交通文明意识来看,乱穿插变道、路边停车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经常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交通堵塞;此外,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虽然已经启用,但其管理效能还有待完善。按照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划,广州市目前正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建立以地铁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线,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互相配合,共同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2007年,广州市仿佛瞬间从“百万摩托”时代跳跃进入了“百万汽车”时代。其实不然,在这两个“百万”数字的背后,是逾百万市民对便捷的外部出行条件的渴望。(邓莉)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