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下称“工行”)今年的信贷增幅定为约11%,信贷总量限额为3450亿元,各季度信贷投放比例依次为35%、25%、20%和20%。
工行去年信贷增幅近11%,列所有商业银行去年信贷增幅最后一名。按央行有关今年银行新增贷款限额与去年实际增量基本持平的指导意见,工行不久前在所有商业银行中率先向所有分行下发通知,限定今年的信贷增幅。
工行已对有较高降级风险的公司关注类贷款采取逐笔监控、按月通报和流量管理等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工行认为,对商业银行来说,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就是规避风险的一种行为,因此,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防范信贷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最终促进效益提高。
近年来,工行主动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能带来较高收益的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减少低收益票据贴现业务比例。由于资金来源成本控制较好,工行存款活期化率受益于资本市场发展而不断提高。去年下半年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和流动资金贷款占比下降,使工行贷款收益率进一步提高,存贷款息差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工行根据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结合产业政策导向和自身实际,制定包括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政策,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按“有进有退、结构调整”原则,对各行业实施客户分类管理,严格控制这些行业的融资总量。对于行业信贷政策确定的退出类客户和低于国家标准的落后生产能力客户,制定严格的退出计划。
不断收紧的流动性推动银行间资金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资金市场价格上升。作为资金充裕的大银行,工行是主要的资金拆出方,业务量和收益率都持续上升。工行人士表示,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工行在宏观调控环境中能及时化解不利因素。
相关
额度受限 银行贷款追逐高收益项目
梁柯志
与多年前为控制风险,曾经出现“钱浸银行”、“主动惜贷”的情形相比,现在银行的“惜贷”则表现为有限额度下的信贷结构和业务品种的筛选
“第一季度这么空闲很多年都没有过了,”民生银行公司银行部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往年这个时候是贷款开门红的启动期啊,今年到现在我感觉又重新回到‘惜贷’的情况了。”
据上述人士介绍,一季度公司贷款利率普遍上浮10%,不管是哪一类型客户;中小企业贷款更是紧张,利率上浮可能在30%~60%左右。
面对开年的这种资金窘况,该人士担心在二、三季度会表现得更加严重。因为二、三季度发放的贷款中,依靠第一季度贷款回笼的资金比例较大,但现在看来,到时候企业不但还贷不多,还可能会续借,加上额度限制,所以下半年新增贷款的数量会更加少;而第四季度一般是贷款的收缩调整期。
与多年前为控制风险,曾经出现“钱浸银行”、“主动惜贷”的情形相比,现在银行的“惜贷”则表现为有限额度下的信贷结构和业务品种的筛选。
央行金融运行数据表明,2007年12月末各项贷款同比增速为16.1%,比上月继续下降0.9个百分点,非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仅约4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增长8.0%,继续维持低速增长,而中长期贷款增长19.7%,保持了较高增速,但有小幅回落。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余晓宜认为,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上升和贷款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等贷款供给特征表明,银行盈利冲动明显提升,在利率差别提升的大背景下,为谋求利差扩大,主动调整资产期限结构,并投入到盈利高但波动风险高的领域中;预计国内银行业2008年贷款增量将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接近4万亿元,对应的贷款增长速度为14%~15%。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认为,预计在2008年的内部业务考核指标中,对于存款的奖励金额和考核比重都会增加,另外对中间业务等低风险高收益,同时又能带来存量资金的产品也会增加市场营销资源。
该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缓解资金紧张,存贷比过高的现状,另一方面是利润考核的压力,贷款的增长额度被限制,相当于贷款的预期利润也被限制住,只能通过其他业务来拉升,否则很难超过去年的利润额。
2007年第三季度报表显示,多家银行的存贷比都接近75%的监管红线,其中招商银行为71%,深发展为75.2%,建设银行为61%,工商银行为56.9%。
有限额度下,高收益项目自然成为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追逐的目标。上述民生银行人士表示,现在大型国企和房地产企业成为贷款资金投放比较集中的区域,目前政策面导致很多企业都需要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银行还是愿意投向利润更大的行业。
另外,去年底,由于银行资金紧张,短期票据贴现被认为占用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资金而受到压缩,利率一度超过10%。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人士认为,1月份的利率在7%左右,但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紧缩政策可能继续出台的情况下,票据贴现的利率会继续上升,业务量也相应会继续下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