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机构投资者经常利用询价的权利为自己谋利,比如询价时把区间价格定得较低,而在投标时把投标的价格报得较高,从而达到在一级市场上低价购得股票的目的。而鉴于A股市场上散户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定价区间上没有他们的声音是极为不公平的。”
谈起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基金经理们几乎异口同声的两个关键词是:申购差价和定价方式。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关键即是建立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他认为,发行价格的市场化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一级市场申购差价,即是使得发行价格更接近二级市场价格,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2007年以来新股发行高开后暴跌的现象。
另一个方面则是申购方式的市场化。他认为,现在的发行价格询价制度是不够市场化的,因为现在是先询价,价格确定后再入资金。他建议,新股发行也可借鉴国债市场化招标的办法,直接用资金询价,中标的资金才有投票权和发言权,没有中标的资金就无法参与发行。这样,资金为了中标,就会使得报价更接近市场价格,即价格形成由市场决定。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另一个可行的办法即是让中小投资者参与询价,即价格形成不仅仅由机构来决定。他介绍,一些机构投资者经常利用询价的权利为自己谋利,比如询价时把区间价格定得较低,而在投标时把投标的价格报得较高,从而达到在一级市场上低价购得股票的目的。而鉴于A股市场上散户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定价区间上没有他们的声音是极为不公平的。”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可借鉴香港的办法对定价公开发行的部分采取分组发售的办法。即一部分由认购额大的机构投资者认购,一部分由认购额小的中小投资者认购。他认为,这既考虑了散户参与询价的操作实际,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
投行人士:二级市场非理性是根本原因
陆媛
近期有关新股发行制度的讨论日渐升温。日前有报道称,三种方案正受到业内密切关注:一是由现行的按资金申购变为按账户配售新股;二是借鉴香港市场的“一人若干股”的做法;三是恢复按市值配售。
但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投行人士认为上述方式目前操作的难度较大。
上述人士认为:“照顾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应该的,但是资本市场应该照顾资本的公平性,资金多的应该具备优先权。退一步说,如果变成按账户申购,那么机构投资者只有一个账户但又希望打更多新股怎么办呢?唯一的路径可能就是去收购身份证,搞‘拖拉机’账户。”
另外,有业内人士进一步从股市和银行体系之间资金流动的层次解释了为什么将资金申购改成按账户申购暂时难以操作。
“如果完全没有资金申购,那么很多资金会撤。比如某国企财务部总监在考虑大笔闲置资金存银行还是放股市的时候,有一个理由很容易说服上司,即打新股的无风险收益比存银行利息高,那么还可以顺便买卖二级市场股票,这对股市吸引资金是很有利的。”他说,“如果取消资金申购,这些资金只能按账户申购,那么收益会下降,这些资金会撤出股市,流向银行体系,减少存放在证券公司账户上的资金量,从而也会减少证券公司的总资产。”
按市值配售曾经被取消过,那么现在恢复有其合理性吗?
有证监会资深人士认为:“2005年的时候市场行情不好,新股很难发行,那时采取按市值配售的方式,但是人人觉得新股价格高不愿意买,这样的结果就是承销商包销,也给券商造成了压力。现在是因为二级市场狂热,但是我们不能把二级市场风险引入到一级市场。”
资深投行人士从隔离二级市场狂热性的角度赞同上述看法。“相对于境外水平来说,内地市场发30倍市盈率已经够高了,但如果有人觉得二级市场60倍市盈率是合理的,想让一级市场也60倍市盈率,我们认为这是非理性的,不应该把二级市场的狂热引入到一级市场。”
上述人士表示,“这个30倍市盈率上限也是随着市场行情有所调高的,以前是15倍和20倍,我们觉得现在的30倍市盈率上限已经足够高了,我们反对滋长发行人圈钱的意识。”
香港市场的“一人若干股”做法也有其特殊性,上述人士认为内地和香港市场存在差异而使得该做法难以在内地股市实行。“因为香港市场存在很多破发的例子,投资者没有非理性狂热追捧新股的做法。”
他认为,新股定价问题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但他表示,“目前是否放开发行定价就能改良这个恶性循环呢,我看未必,2000年闽东电力(000993.SZ)不是发行到88倍市盈率吗?大批投资者被套。根本原因还在于二级市场的非理性。”
投行人士认为目前的市盈率指导已经能满足发行人的融资需求,特别对中小板的企业而言。“30倍的市盈率已经使中小企业获得的融资是净资产的2倍左右,那么如果进行所谓的发行定价市场化,一下子发到60倍市盈率,中小企业获得数倍于计划中的融资额,他们也会发愁怎么花这些钱,也无法给投资者以更好的回报。”
相关链接
A股市场新股发行方式的演进
A股市场新股定价方式经历了非市场化—市场化—非市场化—市场化的反复,直到现在关于新股发行方式改革的讨论还在继续。
1.审批制下新股定价方式:分为固定市盈率发行和开放市盈率,不规定市盈率上限发行两个阶段。
2.核准制下的定价方式:分为区间范围内累积投标竞价等方式、区间累计投标询价方式而且询价上限按照严格的市盈率预定范围发行、累计投标询价定价方式三个阶段。
现行新股发行申购流程
投资者申购(申购新股当天):投资者在申购时间内缴足申购款,进行申购委托。
资金冻结(申购后第一天):由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
验资及配号(申购后第二天):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个号的规则,由交易主机自动对有效申购进行统一连续配号。
摇号抽签(申购后第三天):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量和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于次日公布中签结果。
公布中签号、资金解冻(申购后第四天):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予以解冻。
世界各国(地区)常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累计投标方式、竞价方式、固定价格允许配售、固定价格公开认购四种方式。
不同发行定价方式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定价前是否已获取并充分利用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信息;二是在出现超额认购时,承销商是否拥有配发股份的灵活性。
香港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了累计投标与固定价格公开认购相结合的方式——混合招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