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财政决定在去年276亿元补贴规模的基础上,新增20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昨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次增加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支持农民搞好春耕生产,同时支持雨雪冰冻灾区灾后重建。
新增补贴资金后,2008年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达到48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加上今年从粮食风险基金中预计列支的151亿元粮食直补资金,2008年国家对种粮农民两项直接补贴达到633亿元,全国平均每亩补贴达到41元。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最近化肥市场价格波动,特别是磷酸二铵价格,受成本推动的影响,面临上涨压力。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份)地区磷酸二铵施用量占全国的78%,是我国磷酸二铵施用的主要地区。
磷酸二铵价格上涨对上述地区粮食生产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南方灾区面临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任务。
因此,今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充分考虑柴油、化肥等农资预计涨价和南方灾区这些特殊因素,资金分配突出重点,适当向三北地区、南方灾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这项政策充分考虑了磷酸二铵涨价增支因素,资金分配向三北地区重点倾斜,有效缓解磷酸二铵价格预计变动对农民种粮增支的影响。为了支持南方灾区农民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适当向南方灾区倾斜。同时补贴资金继续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适当兼顾非主产区。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财政部已于2月20日将补贴资金一次全部提前拨付到省,改变往年粮食风险基金按季均衡拨付的办法,并督促各省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力争春耕前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全部直接兑付到农户。
“今年是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最大的一年,也是资金发放最早、最快的一年。”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最后表示。
相关
湖北:今年增产粮食5亿斤
何欣荣
2007年中国农业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增产,但农产品价格依然扶摇直上,引发了公众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
在中部产粮大省湖北,当地农业部门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受油料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提高的影响,今年湖北的粮食产量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该省农业厅的最新规划在去年湖北粮食总产457亿斤的基础上,今年还要增产5亿斤。
记者了解到,去年的食用油价格上涨较快引发了湖北农民对于种植油料经济作物的热情。在全国商品粮大县钟祥,当地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他家去年秋冬将油菜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一倍,而小麦播种面积则减少到只能维持口粮。
湖北省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的一份相关报告也显示, 2007年湖北省油菜籽亩均现金收益为378.5元,比去年增加213.1元,增幅为128.8%。亩均现金收益为5年来最高。在这样的利益因素驱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自然会受到一些影响。
湖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副处长张汉远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油菜和小麦是湖北主要的越冬作物,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并不能因小麦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就断定湖北粮食将会减产,因为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大头还在稻米,占到总产量的约70%。湖北物价局最新发布的2008年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农户2008年户均预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19亩,较2007年增长2.8%。
张汉远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了2008年稻谷、小麦主产区的最低收购价格,上调幅度为2%~7%,对粮食生产更是一大利好消息。
除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外,今年的雪灾长期来看对粮食生产也是有利的。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就认为,持续降雪会增加土壤水分,对来年开春后的作物播种、生长很有利。此外,低温冰冻还有利于抑制病虫害的蔓延,这也进一步消除了粮食增产的不确定性。
四川:五十年一遇雪灾重创“菜篮子”
省农业厅预计全省茄果类、豆类蔬菜供应造成压力,相关补救措施全面开展
漆小均
四川省年前遭受了57年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这可能导致未来三四个月内,一些蔬菜的供应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范围内出现短缺。但没有迹象显示,这一灾害还会影响到其他作物生产。
四川省农业厅、民政厅、水利厅等多个部门的统计资料说,1月11日以来的雨雪冰冻天气,共造成四川全省19个市(州)、99个县(市、区)遭受冰冻灾害,而渔业经济损失达2.9亿元。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此次冰雪灾害对四川盆地盆周山区的马铃薯、油菜、枇杷、草莓、树上保鲜柑橘等经济作物造成巨大损失,全省农作物受灾达960.1万亩,成灾373.1万亩。全省畜牧业因雪灾带来不小的损失。
四川省农业厅表示,川西、川南和川东北一些市县是此番受灾的重灾区,四川达州、广元、巴中等市普遍受灾,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受灾更重。
但四川省农业厅方面否认此番雪灾对农作物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农业厅长任永昌表示,此次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影响的是蔬菜瓜果一类的经济作物,对四川省粮食作物和畜牧业未造成大的损害,一定程度上还改善了土壤的生长环境、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去年全国粮食生产突破1万亿斤大关,比前年增产110亿斤。而其中四川省增产即达40亿斤,占全国增量的36%,实现了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频发、重发情况下难得的增产。之前,四川省将今年的粮食生产锁定在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216万亩、粮食总产量693亿斤的“两个不动摇”的目标上。
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副处长刘宇表示,在此次灾害中,大棚和中小棚蔬菜设施出现大面积垮塌,全省死苗株数多得以亿计算,莴笋、芹菜、豌豆尖、白菜等露地越冬蔬菜受冻害减产,而凉山州正值上市期的甘蓝、洋葱、蒜薹、番茄、青椒及豌豆等反季节菜因雪灾损失严重。
刘宇说,5、6月是四川茄果类蔬菜上市的主要时期,由于育苗期间遭受低温雨雪影响,死苗、僵苗造成面积减少,预计市场供应将有所推迟。而在受灾较重的凉山州,茄果类、豆类反季节蔬菜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这将对四川茄果类蔬菜的供应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受南方蔬菜减产的影响,预计全省3、4月份茄果类、豆类蔬菜将出现一定市场缺口。
和四川相邻的贵州也是此次雪灾的重灾区。贵州省农业厅相关人士也表示,贵州今年的茄果类蔬菜以及白菜、菠菜等叶菜受灾也非常严重,“估计也将有段时间可能出现供应缺口。”
就此,四川省长蒋巨峰已于19日和20日主持召开省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强调要迅速掀起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备耕热潮。而四川省农业厅方面昨天也表示,已派出2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并成立了供种协调小组,已落实洋芋种1100吨、蔬菜种9.8万吨,以及1200万元救灾资金,帮助农民备种、改种。截至目前,全省1300万亩受灾农作物已补救800多万亩。
而四川省委农办则于昨天发出号召,呼吁全省广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尽早签订合同订单,避免农民灾后盲目生产,用实际行动帮助灾区农民减产不减收。
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减
洪其华
伴随近期农业股的一路绝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成为谈论的热点话题。
自2003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农业税费下调、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等诸多利好,使得长期低迷的农业生产效益明显回升。持续到2008年,粮食价格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将出现何种走势,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农林牧渔高级分析师赵金厚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将呈现稳中盘升的趋势,全国上涨幅度在10%左右。”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很关键,导致粮食生产效益下降,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国家政策可能会倾向于生产方。” 赵金厚说。
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会导致生产效益下降,农产品未来供给可能会降低,一旦供求平衡,粮价上涨必然成为趋势。
“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有两个关键因素:全球粮食库存处于低位和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需求持续增加预期,而这两个因素短期内并不能有效改善。”赵金厚说。
石油也许是全球本轮农产品涨价的“元凶”。2007年12月末,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能源法案。法案规定,到2015年,多达一半的新出产汽车必须能使用生物油料比例达85%的混合汽油。这甚至可能让美国成为玉米的进口国。
而玉米涨价,导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挤压了小麦、大豆、甘蔗、棉花等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供求失衡之下,其他粮食价格也开始上涨,饲料、肉类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至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我认为将通过大豆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品种表现出来。” 赵金厚说。
“雪灾对粮食生产基本上影响不大,今年年内一个关键点就是夏粮收成,如果夏粮歉收,价格上涨压力就比较大了。” 赵金厚说,今年政府提高了夏粮收购保护价,把市场价格底线提高了,这是粮食价格整体上移的重要因素。
在谈到农产品行业的投资机会时,赵金厚认为,2008年农林牧渔行业投资主题是价格上涨+业绩增长。看好如产业链上游属原料类的种植业,中间产品如制糖业,下游终端消费类如白酒、乳业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的海洋养殖业、具有价格转移能力的果汁加工业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