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我们有很大把握控制粮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3/18   浏览3820次   

世界粮农组织有一个粮食安全线,我们的社会库存目前是全世界最高,超过安全线不止一倍。这样我们就敢保证,只要不放松今年的粮食生产,国家的粮食总量没问题

我们现在做的事,主要就是把企业行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高抛低吸”。高的时候往外抛,平抑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吃进。把这个弯扭过来了,其实就和国家调控一致了

去年以来,包括粮价在内的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我国目前是否能够控制粮价波动?刚过去的冰雪灾害对今年的粮食供应是否造成压力?目前的粮食储备究竟怎样?……带着一系列和粮食有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党组书记、总经理包克辛近日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粮食储备和供给可保证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际粮价一路走高,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要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这是否说明其实目前的国际粮价情况对国内也是一种压力?

包克辛:因为国际粮价高而带来的影响,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到要严格控制出口。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目前出口粮食是赚大钱的。控制粮食出口就把它在现货市场上隔断了与国际市场的过紧关系。当然,期货市场还是有一些联系,包括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期货价格,跟芝加哥谷物市场的期货价格波动走向还是一致的。

针对期货市场也有一些措施,比如太高我也抛,可以锁定风险,一方面把粮源锁定了,另一方面也可以赚到钱,为什么不做呢?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是否会增加粮食供应方面的压力?

包克辛:雪灾对冬小麦影响最大的是倒伏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湖北、河南、安徽这块重灾区,但是有一点,小麦不怕雪,所以小麦损失不大,广西有雪灾但是没有冬小麦。这样分析,其实主要的影响在于油菜的损失大,南方区域主要是对油菜和蔬菜有影响,粮食目前还没出现什么问题。

储备不受影响,粮食供给也同样没问题。但是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国家连续的支农政策,其一,严把农用土地,保证了生产粮食的土地面积;其二,这几年不断提高对农民的政策优惠,调动了农民的种粮信心;其三,依靠科技,这几年农业科技在这方面成效较大。

世界粮农组织有一个粮食安全线,相当于年消费量的18%,我们的社会库存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超过安全线不止一倍。这样我们就敢保证,只要不放松今年的粮食生产,国家的粮食总量是没问题的。实际上这四年我们基本上保证三大主粮水稻、玉米、小麦做到100%自给,富余量也没有多大,这叫自给平衡,跟国内的需求量基本是吻合的。

所以只要不出口了,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如果没有大灾害,能保证是够的。

应减小粮食占CPI的比重

《第一财经日报》:粮价提升对整个物价水平是否会构成压力?包括加大通胀压力?

包克辛:当然,粮食是百价之本。1996年的那次通货膨胀就是从粮价开始的,当时是两广受灾,然后广东到湖南收购水稻,结果一下子引发粮价上涨。

这次呈现的通胀压力,开始同样反应在物价指数上,其中食品占到70%。这里有一个结构问题。美国的粮价涨得比中国高多了,但它的CPI没咱们高,就是因为它们的粮价占CPI的整个比重小。这是物价部门的问题,应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要不断地调整CPI中不同产品的权重,来调节整个消费结构。

从食品类价格看,我们基本上控制住了,南方那么大的冰雪灾害,粮价基本上都压住了,那段时间蔬菜价格有些涨,但是缓和下来以后也开始回落了。

只要粮价控制住了,其他的就好控制了,控制粮价我们有很大的把握。因为国家有一个大的物质基础,有些产品就没法控制,比如石油,因为我们国家产量比较低,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国际上的价格上涨就传导进来了。

四级储备体系应由横向到纵向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完善储备体系的问题,从中储粮的角度怎么理解?

包克辛:实际上总理讲了整个问题,一个是完善储备体系、储备调节等。储备体系概念很大,包括粮、棉、油、糖和猪肉,这些产品中有的储备是可以的,有的是不足的。其中油和肉的储量就不够,调节能力就差。

就粮食储备而言,我们基本储备的是原粮,原粮里有储存加工的问题,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的加工业也在调整,包括面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和玉米加工业,在区域布局上还应该调整,我们相应的从储备原粮上也得调整。

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些事情,有些地方储备需要加强,有些需要减少,整体的布局需要调整。具体来说就是三大类,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现在产区的库存比较大,下一步要加强销区。但是销区的问题是加工能力,现在小麦加工明显地向产区倾斜,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面粉销全国,其他非产区的面粉加工企业慢慢地会被它们挤垮。

所以我们的布局加工分类也要配合起来。同时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次冰雪灾害带来的启示,销区也要保证加工企业,这些地区要是一点加工能力都没有,原粮转化就很困难。当地虽然有粮,但是交通断了以后,怎么初步加工,这是销区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储备体系建设以后,各级储备机构之间的功能配置也要调整。以前我们国家有四级粮食储备,这四级储备以前都是储备原粮,现在看来需要调整。

再分析这次灾害带来的影响,幸亏是从去年四季度就要求城市成品粮储备不少于10天的消费量,现在看来冰雪灾害中成品粮储备做得较好的地方就没问题,直接从库里调出来供应市场。幸亏这次灾害是在南方,南方的几个产区除了贵州之外都产了不少,当地还都有一些大米的加工能力,直接出库以后加工大米就可以供应市场,但是,如果这种重灾发生在销区,问题可能就比较大了,当地没有什么加工能力,一旦再没有成品粮库存,应对灾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所以,我们的四级储备要逐步调整以往的横向排列成竖向,以后县和市的储备转为以成品粮为主,而省和国家储备以原粮为主,就是一线二线调控的分工,这样应对就比较集中一些。这个工作去年就开始做了,要求大中城市这些销区进一步增加成品粮储备,同时再保持一定的加工能力。

总而言之,完善储备体系的工作一个是农产品里粮棉油糖肉,不足的要充实;地域上不合理的要调整加强;各级储备的分工由原来的平行分工改为纵向分工,然后保持一定的销区的加工能力。

《第一财经日报》:粮食供应的根本是土地问题,总理在报告中提到18亿亩耕地的红线问题,你怎么看这些年的农用田?

包克辛:国家一直都把握着18亿亩田的底线,这一点是绝对不能松动的。

但是,以前我们有一些政策规范得不够,导致农民弃耕撂荒的现象比较严重。后来,通过支农惠农政策把撂荒田又种起来,这种变化涉及一个支农惠农的政策和粮价问题。

另外,还有土地的合理流转问题,在农田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要允许其向种田大户的合理流转,一个是自愿、一个是有偿。

把企业行为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来看,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的粮价一直是上扬的,这对中储粮的实际发展有什么影响?

包克辛:谈到产销区粮价的总趋势,首先要谈到国家的总体政策方向。现在国务院对粮价有几点要求是:不大涨大落,不断档,不脱销。就去年以来整个粮价上涨的情况分析看,实际上我认为粮价上涨一些是好的。今年总理也讲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回归,因为以前整体的粮价偏低。

以前的粮价实际上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因为当时美国、日本、欧洲、韩国都是采取高补贴政策,所以有多发性。当时多哈回合谈判有一条就是要求这些国家放弃补贴。因为它们把粮价压得很低,整个发展中国家就补不起,农民利益受损严重。现在这些国家放弃了高补贴政策以后,实行了高粮价,粮价又涨得很快,国际市场粮价两年涨了两倍半。但是,我们又不能跟着涨得那么快,中国的CPI受不了。

[$page]

但是总的来说,我的理解就是在CPI能承受的范围内,借整个机会适当提高一下粮价,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粮价上涨还是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城市居民受不了,国民经济也受不了。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储粮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的盈利需求之间如何做到平衡?

包克辛:其实这个并不矛盾。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一定时期起作用是必须的。比如现在的粮食问题;但另一方面,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是需要盈利的。

这样,可能有时候是需要企业牺牲一些利益。需要做些小的牺牲,但是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问题引发的粮食改革形成的一个结果是“逆调节”,也就是说价格越高就越抢,价格低了跟着抛,所以容易形成很大的亏损。当时的粮食系统实际上就是商业上的买涨卖落,越涨越买,越落越卖,能不亏吗?所以是人为造成了粮价的波动。

我们现在做的事,主要就是把企业行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高抛低吸”。高的时候往外抛,平息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吃进。把这个弯扭过来了,其实就和国家调控一致了。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抑制粮商搞投机

《第一财经日报》:一方面是和宏观调控一致了,另一方面却引发了一种质疑,认为中储粮是粮食流通企业的一个上级行政单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包克辛:当然不是。我们不是行政单位,而是一个企业。前一阵也有一些粮商问我这个问题,问中储粮的职能是什么。

我告诉他们,有一条,我就是抑制你们搞投机。因为做商人是要投机的,市场如果没波动,他就赚不到钱,因此即便没波动,他们也要设法制造波动。而中储粮的任务就是去抑制这个波动。

我们的核心工作主要在三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