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手段普遍失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2008/5/26   浏览3329次   

主要表现:

1、 被“真相” 误导

因为不重视研究那些成功“案例”的真实背景,通常会被一些类似《**真相》的案例介绍所误导。以为自己也可以这样学着成功, “东施效颦”,越学越丑。所以毛说“全信书不如不读书”。许多所谓的“真相”“内幕”,往往出于商业目的在介绍“假相”或者“加工处理后的现象”。不是我心态不好,是江湖确实复杂,做人不能太天真。我们在读书听课时要特别小心。具体例子我就不举了,免得人家来找我打架。

2、 被“方法”搞糊涂。

因为不重视研究适用条件和变通应用,导致刻板理解和错误运用。甚至由于理论或方法太多,把自己弄得很糊涂,不知道如何是好。

比如:有些理论或方法本身就是从相反的方向去主张的,象“差异化理论”和“模仿理论”。“差异化理论”讲“竞争就是差异化,差异化是突破竞争的必然手段”;“模仿理论”讲“要想成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模仿成功者”。怎么走?相当于一个说“往南”、一个说“往北”。反而糊涂了。而且,通常在任何时候,两种理论都会产生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比如,如家快捷通过差异化“砰”地跳到美国上市了,后来的“锦江之星”通过模仿也跳到美国上市了,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经济快捷型连锁酒店跟进模仿,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成功。谁应该差异化?谁应该模仿?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差异化?什么情况下模仿?这才是真正要去把握和分析的本质性问题。否则,方法越多越糊涂。

3、 将“创意”神话。

创意需要吗?需要。创意很神吗?很多情况下是很“神”。但没有创意就应该去死吗?很多情况真会“死”,但有时就不需要创意,创意是“鬼”,甚至有创意会死。叶茂中把“没有创意就去死”当作公司的核心口号,可是叶茂中同时也承认:有些时候,不需要创意。反而需要最朴素最简单最平常的东西。比如“脑白金”, “脑白金”连年被网上评为最恶俗的广告,可史玉柱说:曾经做花巨资请非常厉害的广告公司策划过非常有创意有品味的广告,也播过,但销量马上就下来了,一换就灵,你说哪个广告好?你说“创意”好还是所谓的“恶俗”好?

4、 不重视运用层面的再次创新。

创新不是从头来过。首先是要站在前人成果上创新,如毛的创新是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成果上做的,牛顿是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爱因斯坦站在牛顿的肩膀上,霍金又站在爱因斯坦的肩膀上,然后是立足实际情况,比如地道战、麻雀战等。营销也是如此,需要在运用时再次创新。不是简单地照搬照套。

总之,建议企业重新拣起并念好这本最老掉牙的“经”――“切合实际、灵活运用”!

我们无意否定理论、方法、案例的价值。但我们不认为对理论、方法、案例研究多了就知道怎么营销。即便是学通了、悟透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在考验我们,那就是却对具体情况的深度分析、准确把握、灵活应用和再次创造。这样“营销手段”才不会“失灵”!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在补前面那堂课,但后面这堂课更缺,也更重要!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