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审议了《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中规定,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将必须先上牌后上路,在市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消息一出,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昨天上午,商报邀请河南省电动车商会常务副秘书长汪朝彦、副会长袁自良,河南省屹林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小明进行热线访谈,和读者一起交流电动车限速话题。
■ 市民热议
力挺派:无声的马路杀手很可怕
“现在的电动车,就是一个比摩托车还危险的交通工具。过去摩托车开得再快,前面的人至少能听到声音,及时躲避。电动车行驶却一点声音都没有,等旁边的行人意识到时,十有八九已经晚了。摩托车都彻底禁了,这种交通工具更没有给它‘横冲直撞存在下去的必要’。”
电动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在郑州市区内行驶,到底可行不可行?昨天,63岁的侯老先生打来电话,为这一举措连声叫好。侯先生认为,政府此时出台这个限速规定非常有必要。原来,摩托车泛滥交通安全无法保证,郑州市出台限摩令,花了几年时间,将摩托车这一交通隐患治住。没想到,时间不久,电动车又成了“害群之马”,在人行道甚至机动车道上到处横冲直撞。
侯先生自己并不骑电动车,可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上下班或出去办事,都是靠电动车代步。“每天我都不放心,稍微晚回来一会,就怕他们路上出点啥事。”和侯先生持同一观点的还有冯先生等读者,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是,都不以电动车为代步工具。
建议:希望限速政策早日落实
在很多人看来,郑州市对电动车出台一定的限速政策非常有必要,而且早该进行。他们完全支持,并盼望政策能够早日落实。
反对派:不如给汽车也装限速器
“我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做法,这简直就是因噎废食。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就是说两轮电动车安全问题的。那里面的数据显示,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不比汽车等交通工具多。难道,因为汽车也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就给所有汽车也装个限速器,保证安全?”和侯先生等人的观点相悖,赵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规定。
建议 制定法规该考虑路权分配
大家都认为:人们习惯性以为电动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和路权分配的不公平是有直接联系的。大量电动车出现在马路上,有时候会挡住汽车的去路,汽车刹车不及就会产生交通事故。但是,制定法规的人却没有考虑,汽车占据了多少道路资源。
中间派:限速应该但是别太慢
“我曾做过试验,以15公里的时速通过紫荆山转盘,基本上只要是路口就会遇到红灯。而且和自行车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通过红灯时,无法形成快速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分流,容易引起非机动车道堵塞。”
家住郑州市东北角的万先生说,按他现在的速度,每天早上上班需要45~50分钟。限速15公里以后,他单程就需要1个半小时,工作、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建议 速度一定要限但不能太慢
王先生说,政府部门在让电动车慢下来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道路资源,加强交通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
综合的意见是,对电动车限速一定要做,以此来制止那些车速过高,存在严重交通隐患的电动车上路。但是,限制的时速不应过低,至少要高于自行车。在这一点上,读者的意见比较统一,大多数认为,电动车时速应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上。
■ 行业影响
政策实行后电动车行业将陷入萧条
在河南省电动车商会副会长袁自良看来,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跟机动车一样,限速了一般就能限制事故发生率,但是时速15公里太低了,还没有自行车跑得快,还叫电动自行车吗?
袁自良认为,像郑州这样的限速15公里的政策一旦实行,郑州市的电动车行业可能会迅速陷入萧条直至倒闭。就全国的情况而言,2006年全国有1000多家卖场,2007年上半年达到3000多家。郑州的电动车市场2006年开始起步,由于电动车门槛低,同年有数家专业市场开业。当时的市场盛况被认为“火得一塌糊涂”。
汪朝彦也认为,对郑州来说,电动车行业尚是朝阳产业。当今油价上涨、能源紧张的背景下,用电来驱动车辆将是一种必然趋势,政府应该从长远角度认识电动车,给电动车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对电动车限速,这虽然不是限制电动车生产,却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虽然电动自行车“限速令”还没有最后敲定,但这一风声已让部分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望而却步。汪朝彦说,部分电动车生产厂家已经取消了投资河南市场的计划,原本有意在郑州设立分公司、办事处的企业现都已止步。如果将来郑州敲定这一15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河南其他城市也效仿,那电动车肯定要在河南市场上凋零了。
建议 城郊限速不要太低
关于限速后对电动车销售的影响,河南省屹林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小明说,一旦草案敲定,价格高、跑不快将使市民购买电动车的愿望跌至冰点,而买家缺失反映到商户那里,商户就会“关门了事,退出郑州市场”。
接受商报访谈的省电动车商会专家一致认为,解决当前郑州交通状况,减少电动车事故,如果要限制电动车车速,但不应一刀切,城郊最好不要限速太低,城市繁华地带可以限。但这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电动车速度控制在15公里/小时,高峰期繁华路段形成不了快速分流,等红绿灯的车辆过多反而交通拥挤。
■ 官员分析
治理电动自行车不会一刀切
“现在,郑州市区的电动车已经逼近汽车的保有量,有四五十万辆。”郑州市一位官员说。而业界提供的说法是,这一数字可能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万。
郑州市去年开始彻底禁止摩托车“横行”城市,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电动车平均每天制造交通事故220起。相关人士分析,禁摩后,电动自行车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用电动自行车代步,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也越来越多。有的城市禁摩后,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上升了120%。
有关人士分析,郑州市能够出台这样一个电动自行车限速草案,就是要狠下心彻底“治治”电动车。但郑州禁摩用了10年之久,对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最终可能会花更长时间。
“最有可能的是,现在部分路段禁行,比如先在最繁华拥堵的核心城区进行限制,然后逐步向外围扩展,但这肯定要花费很多年时间。”分析人士说,这只是一个遥远的可能,对现在的电动车用户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