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开发利用好奥运资源,北京集聚、培育和开发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奥运会召开前后将是对人才需求一个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对各方面人才的使用数量都将达到一个峰值。但是奥运会之后,会不会出现奥运人才过剩的情况呢?
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历届奥运会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在奥运会之前7年和奥运会后3年国家的经济都会受益于“奥运效应”。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不必过份担心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
事实也证明,经过奥运会这个平台锻炼、洗礼过的人才,会后还将是各用人单位所追逐的对象。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澳大利亚的许多企业因为涉足过奥运会,获得了比奥运会之前更好的声誉。很多为奥运会扩编的企业并没有在奥运会后大幅缩减人员,因为呈现在他们面前是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市场。
专家指出,奥运会后,如何使用和管理奥运人才,将成为决定北京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北京奥组委正式从社会上聘用的1500余名员工,3月份北京奥组委人事部副部长徐志军分别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9家中央直属企业和北京市国资委签署了《赛后人员安置协议》。根据协议,这9家央企和38家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将根据工作需要,在奥运会结束后提供1100余个就业岗位,奥组委聘用人员可根据岗位和自身条件进行双向选择。
中石化公司有关负责人就表示,中石化之所以引进奥组委工作人员,是看中这个群体的能力,“通过筹办一届国际化、综合性的世界大型体育赛事,北京奥组委积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这支队伍中不乏较高外语水平和海外学习经历的国际化人才,经过在组织奥运会工作中的锻炼后,他们将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
通过安排使用好奥运人才,可以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北京市国资委有关人士在《协议》签约仪式上如此强调。
针对会后奥运人才的使用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建议,应采取特殊人才特殊安置原则。“这届奥运会是由政府主办的。为办好奥运会,政府通过组织和行政手段配置了一部分奥运人才,奥运会后,也应坚持组织和行政安置的原则,但在具体方式上可结合市场手段。”
同时为配合奥运会举办的需要,国内不少高校及时开辟了一些新专业。奥运会后这些毕业生会不会面临就业难题?
北京联合大学2005年特地开设了“体育场馆信息管理”这一新专业。该专业的设立虽然直指北京奥运会,但据校方介绍,他们更看好奥运会后的体育产业发展。“奥运会结束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就失去了生命力。美国的体育产业早就成了支柱产业,我们国家也必然要走体育产业化这条路,所以这个专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专家预测,到2012年,我国在体育产业的产值将占国内GDP的0.3%。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将面临巨大机遇。为北京奥运会培养的奥运人才,不一定将来都从事体育产业,但能参与这个国际大型体育盛会对众多服务奥运会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成长和锻炼。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