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内,雷曼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AIG告急,更多的危机仍然潜伏,一向是全球榜样的美国金融体系似乎正处于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之中。华尔街噩梦究竟往何处去?
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看来,在当下,不输或少输就是赢。
金融监管管不了宏观环境
《中国经营报》:从美国金融制度、金融监管上来看,导致雷曼破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汤敏:如果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说,这个事件比较复杂。因为它是次级债与房地产共同产生的问题。雷曼事件出现的核心并不是金融监管不严,而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从而造成次级债问题,进而产生雷曼事件。
从金融监管来说,美国要比多数国家的金融监管更完善。但有一个大的问题,美国的金融监管非常分散,各部门监管自己,没有一个统一的跨部门的监管体系。如证券监管证券的,保险监管保险的,只能把自己本行业的金融体系监管得很好,但忽略了金融行业之间监管的风险。
没有人监管美联储。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大问题,就无人管制。金融监管只能管一些小的操作性的违规,从本质上来说,金融监管解决不了大的宏观环境问题。
《中国经营报》:这次出事的都是知名的大型投资银行,但本月18日传出消息,商业银行美国储蓄银行WaMu可能面临被收购,是否意味着传统银行接下来也会受到影响?
汤敏:投资银行在美国叫投资银行,在中国叫证券公司。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对于投资银行来说,它对资本金要求并不高,这点和传统银行不一样。投资银行的资本金只有3%,换句话说,投资银行赔3%就成了负资产了,所以投行的资本风险比传统银行大得多。
美国政府不会允许更大的风险产生,为了避免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自保的行为已经很明显,美联储已经拿出850亿美元开始救助AIG,最近不断出台的救市措施未来也会产生作用。
中国应该保持谨慎
《中国经营报》:美国的金融体系向来是中国学习的对象,面对波及到我们的金融危机,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汤敏:美国与中国的金融监管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所以从技术、制度上没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但可以从理念上学习借鉴,比如要综合监管,不能是以部门为主的分散性监管。
对于国内的金融监管,首先要协调到位,这对于中国金融监管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也是各部门监管自己的。
其次我们的金融创新现在走得太快,应该保险一些。在金融行业我们还属于成长和学习期,所以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稳中求胜,包括金融制度也必须尽快健全起来,这样才能减少金融风险。
从事实看来,分散性监管不能抵御大的系统性金融问题。其次,我们对新的金融产品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于看不清的事件要慢一点儿、少一点儿,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金融是风险非常大的行业。中国的投行应该稳妥、保守一点儿比较好,特别是现在事件发展如此动荡,应该以稳为主。
《中国经营报》:本轮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这场危机中,中国是否也存在潜在的机遇?
汤敏:机遇是肯定有的。现在美国的危机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在动荡,如果我们在受到影响的同时保持现有状态,就是良策。现在这种情况,不输就是赢,少输就是赢。其次,我们可以抄底,但现在的事态发展比较模糊,我们可以再等等,看清时局再出手,以保守为主。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