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电动车新经济展望

来源:EBB特约    郭力文   2008/9/28   浏览3975次   

过去的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按照通行标准说法的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市场行情就像中国的股市一样,演绎着大角度的下降通道,不停止的下滑,没有人知道底在何方。

2008年6月19日晚,国家有关部门宣布,根据国际市场油价不断上升的情况,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此次调整幅度平均达到17%以上。
以上两件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吗?

不,这是两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事,由此引发笔者论述电动车新经济的概念。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概念不是笔者的创造和专利,而是众多专家早就提出的成熟想法,尽管还有很多争论,甚至经常受到燃油机动车(汽车)制造商、销售商的非议,但是电动车新经济已经不可阻挡地在席卷全世界的石油危机中崭露头角,挂帆起航。

一、迫在眉睫的石油危机

2008年6月1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创出每桶139.89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世界一片哗然。然而,根据大多数专家的分析,突破每桶140美元只不过是眼前的事。俄罗斯的战略分析人士已经预言,在3年内,油价将达到每桶250美元的天价,而且保持永不回头的上涨趋势。

由于我们平时都是用“升”做为计量单位,所以对“桶”的概念需要做简单地换算:1桶约等于159升,每桶139.89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80元(按照1:7的兑换率),每升6.16元;如果到达每桶2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750元,每升11元。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原油的价格,成品油的价格还要高10%左右。

早在2005年,我写过一篇题为《石油危机和电动自行车》的文章,对中国的石油危机有以下的评论:

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官方数字:2004年,中国的石油消费3亿吨,其中进口1.49亿吨,接近50%;预计2005年石油消费将达到3.54亿吨,进口1.78亿吨;2000年以来,国内石油生产增长率为每年1.7%,而石油消费每年增加8.6%,缺口部分全部依赖进口,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的60%以上将依靠进口。

2004年中国汽车保有辆达到3300万辆,车用燃油用量8200万吨。根据统计,每百人拥有的汽车数,美国78,日本56,韩国27,中国1.9。如果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的汽车拥有辆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每百人40,仅是车用燃油就要比现在增加20倍,在20亿吨左右,是目前世界消费总量的50%!换句话说,世界上生产的石油一半以上给中国人使用,有这种可能性吗?

如果不对中国的汽车发展作任何限制,而石油进口又受制于人,2010年的某一天,石油供应量突然削减50%,中国将有多达2亿辆的汽车停在半路和车库里!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2002年以来,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7美元陡然上升到2005年最高的70.80美元,中国2004年花费2465亿元人民币(这是全年实际数字),因为购买石油,在今后的几年,中国还有多少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石油?

不容置疑,石油危机已经威胁着中国的发展!

时间过去了仅仅3年,现在的情况如何,据权威部门统计:

2007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46亿吨,同比增长7.3%,达历史高位。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05%。2007年中国净进口原油15928万吨,同比增长14.7%。如果按照2008年6月8日的最高油价计算,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花费1628亿美元,折算为人民币1139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数字是可以说话的,以上几组数字对比的情况表明,中国不是离石油危机更远而是更近了,中国对世界石油的依赖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20世纪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世界石油价格步入长时间的上行通道,造成经济不稳定。专家预测“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中国经济面临大考。石油是美国及石油出产国制衡经济的筹码,他们决不会对中国特别宽容。假设中国的石油进口削减50%,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将超过50%,中国目前过度对进口石油产生依赖,势必套上枷锁自甘为奴。

2008年6月19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际油价调整了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据说这只是一系列调整中的开始,虽然接近了国际油价,但是还没有到达同一价格水平。由于石油是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其价格的调整将必然会对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有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击。我们可以以一个普通家用轿车的用户费用计算,仅油费一项,如果每升到达人民币11元,每个月的费用(以3000公里行驶距离计)3300元,年耗费近4万元。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

只要石油仍旧作为稀缺资源,石油危机就无时不刻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很多地区,无数个加油站前面排队等候加油的汽车队伍长达几十公里,实际就是未来石油危机的缩影!

无数的事实表明:石油危机迫在眉睫!

二、汽车工业的负面效应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2消费大国、世界第3生产大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日的第3汽车生产大国、仅次于美国的第2汽车消费大国。 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15556.2亿元,比2002年的6881.3亿元增长126.1%,年均增长31.5%。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指出,至200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增长20.8%。同时,中国摩托车的生产占世界第一,市场保有辆也达到6000万辆以上。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飞速上涨,但是同样不容置疑,汽车工业的超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隐患之一是加剧了中国对进口石油的的依赖,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都存在受制于人的危险;隐患之二,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到达非常严重的地步,成为一些大城市的第一大空气污染源。专家指出,1000千克汽油通过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生动力后,要排出70-110千克尾气。空气中80%以上的一氧化碳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表明,许多城市的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广州市空气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22%;工业污染源20.4%、建筑工地扬尘污染19.2%。一向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这几年也越来越严重地遭受尾气污染之苦,即便是晴好天气,城市上空也常是灰蒙蒙一片,污染数据与广州市不相上下;身为第一批环保模范城市的深圳,机动车尾气污染竟然已占70%,每年排放各种有害物质达20多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上升;北京的汽车污染形势一样严重。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骤增,机动车尾气污染现象将日益凸现。

汽车废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可分为气体(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醛类等)和颗粒物(碳黑、焦油的重金属等)两大类。由于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0.3米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刺激呼吸道,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暴露人群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困难的发病率升高、肺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尾气中的苯类物质更是强致癌物质,会引发肺癌、甲状腺癌等。

如何有效化解石油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何消除汽车工业过渡发展给社会和生活带来的负面效应?专家和有志之士提出,只有大力发展电动车新经济,用电力这种综合性资源部分取代石油,才有可能有效缓解石油危机,使然油汽车的负面效应降至最低。

三、电动车新经济的展望

必须首先申明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电动车概念,不是人们常说的单独的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而是大电动车概念,即不但包括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还包括了电动汽车、电动滑板车、电动火车等等所有采用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采用电力的优越性要大大高于单纯地依靠石油,石油只能从地下挖出来,储量有限,据有关战略部门提供的数字,世界现有石油储量只够使用40多年;而电力的来源有很多。如核能、太阳能、风力、水力、氢动力(燃料电池)等等,近几年植物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也进入实践阶段。

世界上所有的先进国家都充分认识到替代能源的重要性,甚至提出:“谁先占领了后石油时代能源的制高点,谁就将称雄世界”的预言。在这些国家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植物油动力汽车都列入国家重点开发的项目,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和试制,已有各种样品出现在世界各地分高技术展览会上。

在中国,有一种采用电力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无论技术、产品性能还是产量,都位居世界前茅,这就是电动自行车!据统计,既使在发展速度大幅度减缓的200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还是超过了2000万辆。全社会保有总量超过了5000万辆。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从石油战略的高度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未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将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电动自行车的大量使用,极大地节约了燃料资源,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国内著名电动自行车研究人员计算过,电动自行车每天的耗电为0.9度,成本在0.60元左右,一年的能耗费用为200元,而轿车即使每年行驶3万公里,每100公里耗油8升,按每升6元计算,为14400元,是电动自行车的70倍!电动自行车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晚上利用电力“谷底”时间充电,以一辆电动车充电器平均功率100W计算,5000万辆电动车每天充电10小时蓄电5000万千瓦,相当于建了一个巨大的蓄能电站,大幅度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大量的燃油,减少了大量的尾气污染,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们以一座中等城市每天增加1万人骑行电动自行车计算,每天节省公交车行驶达到200辆和20000公里里程,节省汽车燃油160000升,每年节省汽油达到4.3万吨;按照1000千克汽油燃烧产生动力后,要排出70-110千克尾气,这座城市每年至少减少排放尾气3300吨。

电动自车具有无排放、成本低,满足大众化需求的众多优点,不但受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欢迎,也日益受到国外市场的重视,已经开始落户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市场。

尽管如此,到2007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的总产值也不过1000亿元,仅为汽车工业总产值的6%,电动汽车的产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