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龙:用电动车开启中国特色的交通模式

来源:央视国际电动车      2008/10/17   浏览5831次   

马贵龙,中国自行车协会电动自行车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动自行车的技术研究,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电动车第一人”。马贵龙教授早期的多项发明技术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并无偿贡献出自己的技术专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着产业的技术发展。

中国特色 形势需要电动车

马教授说,目前我国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积很少。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的提高土地利用率。仅以北京为例,据统计2004年,北京地铁年客运量已经超过6亿人次,而六亿人次出行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平均仅为千分之一平方米甚至更低。一辆小轿车如果畅通行驶,则需4米宽、前后30米的安全刹车距离,换言之也就是说仅一辆小汽车就需要120平方米的土地来保证其畅通安全运行。相比之下,两轮电动车在这方面仅需1米的路宽和前后4米的安全刹车距离,一辆小轿车行驶的土地利用率是两轮车的三十倍。

“说起中国特色,不同人都会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站在行业角度来说,我认为可以高度概括为两大特色——人口众多而又分布不均以及各种人均资源少。”昨天的采访一开始,马教授便立即明确的指出了目前中国的两大基本国情。“我们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交通模式,具体的讲,就是以有轨交通及现有公交电汽车为主体、,以两轮车(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为辅助,加以小轿车为点缀的交通模式来发展中国的现代交通。”

马教授大胆设想,在未来城市生活中,如果用有轨交通来解决长途出行问题,以二轮电动车作为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小轿车则作为城市中一定阶层的高品质消费品,供有消费能力的人士使用,同时为应对小轿车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可设立城市高层交通路面专供小轿车使用,而高层交通路面建设费用则通过收取“过路费”的形式来来收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土地使用面积,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有消费能力阶层出行畅通的需求。

公交优先 现阶段并非良方

公交车作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范本交通工具,以很小的土地使用面积满足了大部分民众日常出行的需求。为正常的城市交通运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公交优先原则的提出虽然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和弊端。

“公交优先在道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是解决城市交通的良方。目前大部分城市所施行的公交优先的政策其实带来的不是政策施行者所期望的结果,公交优先的结果是公交优先被堵。”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中的“大块头”,运行时速度不能太快,启动也相对较慢,公交专用道在某些地区又形同虚设,再加上部分公交人“公交老大”的意识,公交车其实成为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制造者之一。公交没有时间保证,无法满足上班族准时上班的时间要求,造成许多上班族希望坐公交却又害怕坐公交的矛盾心理。另外,公交车内拥挤,空气浑浊,对乘客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拥挤的乘坐环境还可能带来扒手行窃等社会治安问题。

“目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让许多老百姓都希望把个人出行工具升级,但是普通百姓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轿车,所以他们都把目光转向经济实用的电动自行车上。”马教授向记者表示,“就像赫鲁晓夫当年错误的认为土豆烧牛肉就是社会主义一样,小汽车不等于就是现代化,电动车的普及从一定社会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关系到民生问题的话题,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今天,实在是没有理由禁止电动车上路的。”

马教授同时提到了南方某些城市参照香港交通模式发展城市交通,取消非机动车道的事件。马教授认为,这种单纯照搬的行为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香港,中产阶层人士比例高,使用小汽车的人比例较大。而目前我国中产阶级以上人士数量较少,更多的人选择的是能够在非机动车道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同时,马教授认为鉴于目前的石油等国际形势,汽车产业是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产业,中国与其在黄昏产业中寻求地位,不如在电动车这个朝阳产业中深化发展。而且,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大都处于多雾天气时常发生的地区,在多雾天气中,轨道交通和两轮车的优势就会进一步的显现出来。

储量丰厚 洁净能源潜力大

石油资源越来越少,必定也会越来越贵,最终必将走入限量配给的时代,现在的生物制油虽然发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燃油问题。目前科学研究的结果证实,能人工生物制油产量最高的是麻风果,利用麻风果生产生物柴油,其果实含油量高达80%,产出柴油的质量明显胜过传统柴油。麻风果可以种植在其他作物不易生长的地方。“即使是把全国土地都种上麻风果,它产出的燃油也不够中国维持2个月的时间。”马教授指出,“但是,中国的风能不管是总量还是人均来说都是世界第一,高空风力储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北部地区,中国西南部又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加上在青藏高原又有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如果把这些能源都利用到,中国就再也不会出现缺电的现象。”

正如马教授所说,我国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为电力行业发电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而电动自行车普及后夜晚充电白天行驶的一般使用模式也将为国家电力调峰填谷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同时,电动自行车本身的零污染和零排放也将对国家环保做出巨大贡献。

产业虽火 市场技术不成熟

面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情况,马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电动自行车行业前景看好,但是行业也存在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不成熟。”

马教授随后具体分析了这些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在市场销售上,一部分企业没有对销售人员进行一定的满足要求的技术培训,导致部分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被当作问题产品退回厂家,而在这个退回的过程中,仅运输费用就可能耗费企业的巨额资金。马教授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要求电动车企业加强销售人员的技术培训,建设每个企业的电动车三级甲等医院,来具体检测和维修产品。

马教授认为,目前的电动车仅停留在可用的程度,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主要体现在目前部分企业缺乏对效率、寿命、工艺、设计上的考虑。在此,马教授特别举了电动车在充电环节上的技术缺陷的例子,电动车充电是从恒流充电模式到恒压充电模式的过程,而把电池充满的关键就是找准这两个模式的转换点。根据科学实验,夏天以充电环境为40℃为参照温度的话,电压应当控制在14.5V,冬天以0℃为参照温度则电压应当在15V。但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充电器都是在14.7V~14.8V,不当的充电方式使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马教授特别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成本其实也就几毛钱,只要在充电器上加装一个热敏电阻便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缺乏深层次的讨论和研究,整个行业显得过于浮躁,需要静下心来合理安排研发事项。

展望明年 三标三策受瞩目

关于对未来电动车行业热点事件的展望,马教授提出了电动车行业明年可能出现关于三个标准的热点问题,即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各自的标准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同时,马教授也表示三个政策的相继实施有可能引起相应的“震动”。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关于电动车上路的管理规则一旦出台,将彻底明确现有超标车到底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的问题。其次,关于各类电动车上路后各地区交管部门的执法力度问题,对于电动车违章罚款等处罚力度到底应该是多少值得公众予以关注。最后,马教授又提到面对摩托车行业协会的产业保护政策,电动自行车如果两极分化后,原来生产摩托车的企业能够自动获得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许可证。但是非摩托车生产企业生产电动摩托车办理生产许可证是否会遭遇政策性阻碍也值得公众媒体予以关注。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马教授特别强调了相关部门在应对这三个政策的问题上,应当从历史的、现实的、合理的、和谐的角度来处理,关注民生,关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