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电动汽车初长成

来源:科技日报      2008/11/20   浏览8725次   

走在北京的街道上,你会时常发现,有穿着蓝绿色渐变“衣服”的公交从身边驶过。时尚、舒适,而且环保,它们就是服务北京奥运会的功臣———新能源汽车。

在北京奥运会上,595辆绿色环保汽车成功地完成了奥运史上新能源汽车最大规模的示范运行,也向全世界亮出了中国交通的“绿色名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数百辆新能源汽车背后,有着一个由17个单位组成、数以千计的工作团队。为了实现奥运车辆“零排放”和“低排放”计划,政府和国内汽车行业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产学研“大联姻”。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科技部新能源汽车奥运示范项目组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新能源汽车和研制推广它们的人,经过奥运会的历练,究竟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

绿色奥运的大手笔

申奥伊始,北京就将“优先考虑使用清洁能源,防治交通污染”写进了申办报告。实际上,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历届东道主都将本国的电动汽车作为展示国家科技水平与环保决心的重要手段。2007年,科技部启动了“支持绿色奥运科技专项行动”,专门安排了奥运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与技术保障项目,目标是积极采用一批先进可靠的纯电动、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奥运“绿色车队”,实现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中心区域周边地区及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交通“低排放”,为奥运绿色交通提供保障和服务。

奥运期间投入示范运行的三种清洁汽车均是“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支持的自主研发项目。它汇集了全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精英力量: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京华客车公司开发的50辆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客车在奥运村内环线等三条公交线路上运行;由东风汽车公司和一汽研发生产的25辆混合动力客车在奥运公交专线上运营;由奇瑞、长安、一汽等企业研发生产的75辆混合动力轿车编入出租车队运营;由上燃动力、同济大学、上海大众共同开发的20辆燃料电池轿车作为赛时公务用车;由清华大学、北汽福田开发的3辆燃料电池客车在公交线路上进行为期1年的示范运行。此外,在奥运场馆间还有320余辆纯电动场地车服务。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倡导者之一,科技部部长、奥运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长万钢当起了该项目的“宣传员”。7月11日,北京奥体南区公交场站,数百辆各式各样的节能汽车整齐划一、蓄势待发,奥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式交车给北京奥组委。作为首发车乘客,科技部党组书记李学勇等人乘坐了纯电动客车,万钢还当起了司机,亲自驾驶汽车,向媒体“推销”绿色清洁汽车。7月31日,数辆氢燃料电池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从科技部鱼贯而出,万钢等领导来到奥运村,考察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情况。8月3日,万钢又带领联合国环境署官员试乘了领驭燃料电池轿车。

奥运前夕,这些奥运示范用车可谓赚足了大众和媒体的眼球,结果也是不负重望,载誉而归。在前不久举行的2008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万钢称:“我国自主研发的节能与新能源车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实现了规模化、集中化、高强度的成功应用,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纯电动汽车:12万公里,14万人次,“零抛锚”

来到奥运村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尽可以零距离接触摆渡巴士,也不必担心吸入尾气;纯电动客车在运动员公寓间自如穿梭,超低的噪音让大家远离嘈杂,即使在深夜运行,也不会打扰运动员的休息。

这50辆纯电动客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提供的415辆纯电动场地车以及5辆为奥组委提供公务用车的中通电动客车一起,共同实现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理工大学就已经开始研究纯电动汽车,2000年就研制出纯电动客车整车,并在北京的121路公交线路上示范运行。

“与7年前的那款纯电动公交车相比,行驶在奥运中心区里的纯电动客车就是它的‘豪华升级版’,从电机、电池以及整车的设计,各方面技术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程说。

最初121路公交车用的是笨重的铅酸电池,但奥运会时使用的是轻便又安全的锂电池。起初人们还担心锂电池的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其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哪怕你拿刀去捅,也不会爆炸”。

除了车本身,奥运会还为纯电动汽车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在奥林匹克南公交场站,建立了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充电站,它实现了电池的全自动快速更换。电动车一进站,就会有机器人上前“自动服务”,将电池拆下,放入专门的充电装备中,8分钟后即可完成充电。

在奥运会举办前,有人对纯电动客车心存疑虑,有关方面再三叮嘱不能出丝毫纰漏,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出问题就用50台预备的普通车立即顶上去。

但事实却是,这50辆纯电动客车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行驶了12万公里、载客14万人次,成功的实现了“零抛锚”。奥运结束后,奥组委和北京市各方非常满意,在北京市交委制定的计划中,明确提出今后将优先发展纯电动公交车,国外汽车厂商也纷纷向林程等人伸出了橄榄枝。

混合动力汽车:省油20%,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环绕整个奥运中心区的公交K1专线的每辆公交车,车身左都有“混合动力汽车”的中英文标识。看到国产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跑在“鸟巢”和“水立方”周围,很多国人深感自豪。由一汽和东风提供的这25辆混合动力客车,在运行期间共节约燃油约9000L,排放均达到了国IV标准,实现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域周边地区及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交通的“低排放”。

更让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陈银烛感到自豪的是,他们的混合电动客车在奥运期间成功地实现了24小时运营,并且在线路上没有出现故障。“连续不断地运行对任何机械和电器部件都是一个考验,更何况是一种复杂的新技术产品。为了确保奥运期间运营‘零’故障,我们加强了技术保障服务,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才能顺利通过这个严峻的考验。”

在奥运会与残奥会之间,科技部牵头组织了一个第三方油耗对比试验,就是让混合动力客车与同级别普通客车一道在奥运公交专线上运行,进行检验。经过为期5天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平均工况下,前者要比后者省油20%以上。“之前外界一直很关注混合动力客车的环保节能性,一般只有试车场的试验数据,因可对比性原因,使用对比数据很难得,而仅凭厂家的试验数据又不权威,现在通过第三方试验和奥运期间的考验,关心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界人士也更有信心了。”陈银烛高兴地说。

而混合动力车在北京大街小巷作为出租车运营时,掀起了一股“混合动力车热”,很多乘客对这些车身印有“混合动力”标志的出租车很感兴趣,争相试乘。在奥运保点运营时,很多国外运动员和媒体记者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到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轿车时,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叹。混合动力轿车的示范运行在取得了良好的公众宣传效果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奇瑞BSG轿车平均节油率达到10%,ISG轿车节油率则达到了20%以上,且故障率与传统汽油车相近,混合动力组件安全性、稳定性良好。长安杰勋和一汽奔腾混合动力轿车的节油率也达到了10%—15%以上。

目前,国产混合动力车进入市场,已指日可待。

燃料电池汽车:亮相马拉松赛事,奥运史上无前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平常很少关心马拉松。但奥运会期间,他却成为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最忠实的观众。家住上海的他,电视直播场场必看,不过眼睛盯的却不是运动员,而是比赛队伍中的赛事服务车:一辆作为竞赛主任用车即先导车的氢燃料电池轿车,两辆氢燃料电池客车作运动员收容车和一辆作为备用车全程服务的氢燃料电池轿车。

燃料电池汽车亮相奥运马拉松赛事,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燃料电池轿车承担任务的挑战性更是史无前例,因为作为马拉松比赛先导车,乘坐着马拉松比赛总指挥、总裁判长和竞赛部主任,示范运行的意义和风险不言而喻。

一开始,余卓平所在团队就琢磨着让燃料电池轿车能作为马拉松比赛的先导车,在北京奥运赛场一试拳脚。为此,研发团队、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生产商一起,首先对之前“863”课题中开发的燃料电池轿车进行评估,商讨要满足奥运会示范要求还有什么问题待解决。在列出的第一张清单里,共有70多个问题。大家将这些问题与实际情况一一对照后,分为“红”“黄”“绿”灯三种状态:已经解决的是“绿灯”,存在问题但已有解决方案的是“黄灯”,尚未解决甚至从未想到的问题亮“红灯”。

没想到,有1/3的问题都处于“红灯”状态。这些往往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尚未考虑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车里的电器插头是不是防水等等。“因为在科研阶段,解决的是整个技术的功能化,研究出一台样车就可以了,还来不及考虑要在各种实际工况中去应用,”余卓平说,“但要走出实验室,在奥运会上试用,就需进一步解决更加具体的细节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

经过半年时间攻关,70多个问题全亮了“绿灯”。燃料电池汽车奥运会的“处女秀”也一路顺利。整个比赛过程中,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共计约95公里,圆满完成任务。特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