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谋一份50万的年薪

来源:牛津管理评价      2008/12/5   浏览3514次   

高管动向

亚太区职位增加

亚太区的高管职位增加迅速

以往,高管的岗位在中国的数量很少,相应的,招聘的机会也就少。陈维说,原来许多跨国企业在亚太区的中心都在新加坡、日本等地,而近两年,中国越来越成为许多跨国企业亚太地区的总部。相应地,亚太区采购总监、亚太区销售总监、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等这样的高管岗位也就接踵而来。据陈维介绍,新年刚过,高管的单子与去年相比出现明显的增长。目前,许多跨国企业,开始在中国招总经理、财务总监、全球的采购总监等职位。

国外工作背景淡化5到6年之前,企业招聘高管人才时,大多要求候选人是在中国有一定经验的外籍人士或者是海归。而如今,有些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高管,如汽车、机械、建材等领域。国外工作的背景已不再是有些跨国企业招聘高管的必要条件,一些有多年外企高管工作经验的人已成为潜在的重要候选人。陈维说,从多年的高级人才咨询工作中发现,有些外籍人士或海归,虽然有丰富的海外工作背景,但在与国内的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时,却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而有些在国内土生土长的在外企慢慢发展起来的高管,由于适应国内土壤,干起来却得心应手。

支招

接到猎头电话后

与招聘企业签订搜寻合同后,猎头公司会做大量的功课,通过自己的人才数据库、人际网络或目标企业等确定候选人员的名单,用电话造访各位合格的人才,了解他们对职位的兴趣。

对高管来说,接到猎头的电话,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但要做到既能与猎头顾问保持良好的关系,又不会由于各种纷沓而来的猎头电话或见面而浪费自己的时间,是高管人士面临的难题。陈维建议,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时,既不能一概回绝,即使自己目前部没有跳槽的打算,也不要贸然答应,有两个是不得不了解的,一是猎头公司的名称;二是顾问的水平,通过这两点,可以基本判断自己要不要选择见面。在猎头行业,专门做高管人员的知名猎头公司,就是那么几家,如Heidrick struggle、KornFerryInternational、Berger Executive、SpencerStuart等等,若是顶尖猎头公司的电话来访,基本上信任。对一些不告诉自己是哪家猎头公司的电话,要保持警惕。而顾问的水平,对高管人员来说,随便问几个问题就可以了解了。

猎头公司的电话,一般包含几个方面,一是目前的机会、招聘公司的情况,你是否打算换岗位等。高管人员的招聘,根据行规和与招聘企业的约定,猎头公司不会随便告诉你是哪个公司在招聘,只告诉这个公司的大体情况。

选拔方式

交流、洽谈

比例:4到5选1陈维说,对高管人员来说,他们并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对自己发展有挑战或能取得更大成绩的机会。因而,他们在甄选高管人员时,一般不会采用正而八经的面试,而是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比如,坐下来之后,我们会聊一些股市情况、上市情况、行业的情况等等,看似无意间的交流,实际上是考察他们的财经知识、对行业发展的见解等等。高管人员的候选人,大多是目前在某一个行业有突出成绩的正在工作的人员,他们一般不会为了20%薪资的诱惑而心动,而多从能否解决他们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困惑角度考虑,因而心理的争斗是贯穿于整个高管猎头甄聘的过程中。

在整个过程中,保密性是高管人才猎头的基本行规,只有直接参与到招聘工作中的人方能知道人选的姓名和报告材料。

最后一轮的面谈,是与招聘企业之间的交流,约定的地点大多是对三方都比较方便的地方,可能会全球飞。不过,与企业见面的所有面试费用都由招聘方负责。一旦招聘企业决定了最终人选后,猎头公司会对获选人选进行背景调查,如推荐人的评语等等。

经过电话初选和猎头顾问见面洽谈后,一般能跟招聘企业见面的人数有4到5个,从这4个到5个中选拔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高管合同

全球统一、20几页

由于高管人员牵扯的面比较广,交接也比较复杂。在offer上一般会约定辞职的期限。

高管人员的合同,知名跨国企业对领导岗位都有全球统一的合同。在合同里,对高管人员的责任范围、bonus的提成方式等,经过多年的锤炼之后,都规定得非常清晰,一般合同都有20多页。对高管人员来说,要仔细阅读,尤其是职责、目标、工资奖金、解除合同的条件等等。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