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中小企业如何度过经济危机

来源: CCTV《经济信息联播》      2009/1/16   浏览3530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贸易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7.2%下降到2008年的4.6%,2009年将降到2.1%,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将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将减少,在日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一场论坛上,企业家和学者对如何应对国际经济衰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长期从事珠三角企业研究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教授认为,珠三角的制造企业大多数是面向传统产品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这些以服装、玩具、消费电子为核心的传统产品,反而还更有竞争力,它们的市场空间不会过度压缩,企业不必过分担心。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说:“原因在于越是这个时期,大家对于价格便宜、质量好的产品,它的需求会继续下去,因为老百姓的吃穿住这些是基本的需求,而不是可替代的或者可以暂时不去购买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珠三角的制造企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这个机会对企业有不同的结构性分化。”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也预测,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新兴市场的需求截至目前仍较旺盛,且中国出口总体增长仍较为有力。因此,同前几轮全球经济下滑的状况类似,2009年中国出口增长将会降低,但预计其市场份额会继续上升。

李新春认为,中小型的外贸出口企业要抓紧这个机会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管理、创新、品牌、技术。同时企业在这个时候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扩展其它一些新兴市场和内需市场。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说:“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和大企业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结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做品牌,做渠道,中小企业能不能成为大企业一个供应商,专业化的供应商,我也认为通过这一轮的金融危机、结构调整之后,我们的中小企业会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定位。一般中小企业更多的生存机会是专注、专一,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