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并产业化,改变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扩大了人们生活半径,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首选的轻便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值得推广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青靓,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石油高度依赖进口的中国,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符合“以电代油”的能源安全导向;二是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略快于自行车,有利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三是与燃油摩托车相比,不仅极大地节约燃料资源,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四是使用成本低,国内著名电动自行车研究人员计算过,电动自行车每天如行驶35公里,耗电约0.5度,成本在0.3元,一年能耗费用为110元,是摩托车的三十分之一。正因为有如此诸多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了电动自行车。2007年我国生产电动自行车2130万辆,其中出口35万辆。国内全社会电动自行车拥有量已超过5000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研发、生产、消费和出口电动自行车的第一大国。
电动自行车的大量使用,极大地节约了燃料资源,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它晚上利用电力“谷底”充电,5000万辆电动车如每天充蓄电5000万千瓦,相当于建一个巨大的蓄能电站,大幅度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大量燃油,减少了大量尾气污染,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不少专家和领导从节能减排的层面上,对电动车大力支持、倍加赞赏。
由于电动自行车具有无排放、成本低,满足大众化需求的众多优点,不但受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欢迎,也日益受到国外市场的重视,并已经开始落户印度、日本、越南、泰国以及欧洲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出口量将明显增长。笔者几次出国均有看到欧洲和东南亚的当地民众骑着中国产的电动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
现在世界上所有先进国家都充分认识到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因为石油的全球储量只能使用40年左右,而电力的来源却很能广,如核能、太阳能、火力、水力、风力等等,采用电力的优越性要大大高于单纯依靠石油。所以不少国家都把电动轿车、电动大客车、电动摩托车、电动燃油混合动力车列入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作为电动车家族的最低端产品,电动自行车的迅速发展及产业化,在技术及商业角度为电动车家族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市场平台。
我们相信以电动自行车为先驱,继之以电动摩托车、电力燃油双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都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将在若干年后陆续走向市场,并将成为发展潮流;北京奥运会期间已经有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数百辆各类电动车加入服务行列。历史将证实德国大众集团总裁丁文德恩先生的一句话,“未来将是电动车的天下。”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