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求职 警惕“招聘陷阱”

来源:辽宁新闻      2009/2/9   浏览2522次   

春节过后,正是各类人才求职旺期,同时也是各种以招工聘职为名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多发期。为此,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应警惕“招聘陷阱”。

陷阱一:“街边小广告”骗钱

在街边的电线杆、电话亭上,经常贴有一些不法分子用不干胶纸片印刷的招聘广告,由于薪金优厚且要求不高,往往令求职者心动。

实际上,街边小广告大都是骗钱的,张贴这些招聘广告的公司大都没有营业执照,每到节后的用工高峰到来时,黑职介人员就会满街转悠,看到商场、酒店、铺面门口有招聘广告的,就赶紧抄下来。回来后,稍加整理,就成了自己的“客户资源”,然后他们用抄来的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上当。收完钱后,就关门走人。

陷阱二:慎对“老乡介绍”

当前,一些骗子往往以老乡给老乡介绍工作为由,采取私刻公章、伪造招工手续等手段专门坑害老乡及熟人。因此,遇到老乡介绍工作,一定要先打电话到招聘单位,核实其是否委托此人来招工。再通过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查明用人单位是否在招工,待一切证实后再选择。

陷阱三:谨防“下套合同”

现在的招聘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职业介绍,他们串通皮包公司与求职者签订合同,要求求职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以各种理由予以辞退,因为不少职介承诺所谓的“交一次费半年内有效”,意思是只要在半年内为求职者介绍了工作,求职者就没有理由投诉,但是想退钱,绝对不答应。

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应聘求职,不要轻易跟随不明身份的人前往酒店、宾馆、商务楼等处进行面试,也不要因为听信了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轻易交付押金、服装费、培训费等,更不要轻易采用网上支付的形式向指定的账号汇入钱款,以免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