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户口可以营运电动三轮车,外地户口就不准营运?兴化市戴南城管中队如此管理营运电动三轮车,引起不少外地车主不满。
躲躲藏藏做生意
2月16日下午,来自安徽的秦召亮,把电动三轮车停在戴南镇苏果超市门前,有客人要乘坐他的电三轮,但秦召亮听说要经过镇区人民路转盘时,无奈地摇摇头拒绝:“那儿是镇区中心,我们去不了,有城管。”
“我们这里的电动三轮车都是无证的,去年,只要缴给城管200元,就可以在镇区随便开。”秦召亮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外地人就不行了,本地车可以在镇区开,外地车一律不让开。
秦召亮以前在戴南一企业上班,后来下了岗。去年10月份,就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在戴南镇区载客营运。
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只能在城管下班之后或者晚上带客,白天只能带客到村里去,绝对不敢经过镇区,“都是躲躲藏藏做生意”。
秦召亮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数了数,当天他只赚了十六块钱。“去年,一天正常要赚六七十块”。
凭本地户口挂牌上岗
据不少外地电动三轮车主反映,农历正月初十,戴南城管中队下发通知,要求电动三轮车车主在正月十五之前到城管中队接受统一编号,并让车主交两张照片,挂牌上岗。但要凭本地户口。这么一来,戴南的三轮车主都办理了手续,外地的三轮车主都办不了手续。
据介绍,从正月十六开始,戴南城管中队工作人员就在镇区人民路转盘附近巡查,禁止外地三轮车主营运。
来自湖南的李兴旺告诉记者,他从一个戴南朋友那里借了身份证,结果自己的三轮车也给编了号。“但没用,我没有那个贴有自己照片的牌子,城管还是要查”。
孙良琴是连云港人,老公在戴南一企业上班,她从事电三轮营运。正月十七,她和老公从老家过来,她老公开着电动三轮车到镇区人民路上的建行取钱,在转盘附近被城管拦下,并把她的三轮车开走了。后来,她老公单位出了一张证明,才拿回车。“城管警告我,如果再把三轮车开到镇区,就要罚款”。
在戴南镇区转盘附近,记者看到,几名城管队员站在路边,不时有三轮车从转盘附近经过,都是有编号的。而一些没有编号的三轮车,都远远停放在非镇区中心的苏果超市门口。
“凭什么他们本地人可以开三轮车,我们外地人就不可以开?这不是歧视我们外地人吗?”采访中,不少外地电动三轮车主对戴南城管的做法表示质疑。
为了维持交通秩序?
据了解,在戴南镇从事电动三轮车营运的,共有100多人。其中,本戴南镇的有50多人,外地的有60多人。
戴南镇城管中队中队长杭爱权告诉记者,目前,戴南镇的电动三轮车已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为了维持交通秩序和规范市容,他们采取了缩减三轮车数量的做法。
杭爱权说,在缩减方式上,他们尽量安排本镇的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体从事电三轮营运,对于外地的电动三轮车,一律禁止营运。下一步,他们将考虑允许在戴南买了房的外地人从事电三轮营运。
杭爱权说,这些电动三轮车都是无证经营,但一下子全部取缔,很有难度,所以他们暂时采取了这种做法。
戴南城管做法不合法
兴化市城管局法制科副科长陶树明说,目前,营运电动三轮车确实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城管部门对此也是采取“尽量缩减,不再增加”的原则。但戴南城管中队将外地三轮车主“一刀切开”并不妥当,在法律上也没有依据。应考虑到这些三轮车主的安置问题。
泰州市城管局政策法规处夏隽莹说,戴南城管中队的做法在行政许可主体和程序上均不合法。对于车辆营运,行政许可的主体应是工商和交通部门。城管无权对车辆营运进行行政许可。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