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接受阳光,便可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捕捉其中的能量,进而产生电能,13日,南京大学材料系的一个“概念电池”正式进入南京高科技转化市场。南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概念“电池”并不仅仅停留在图纸上,而是已经做出了基本模样,在专家的眼里,它今后不仅仅可用于偏远地 区的通讯、森林防火,还可以用于电视、电动自行车等家用电器上。
电池如电脑屏幕大小
电池初步样机已经制造出来。专家介绍,电池和我们看到的15英寸液晶电脑显示屏一般大小,电池有两个输出线,相当于电池的“正”“负”极,阳光照射后,电池立即就能生电,但这个样机产生的电还比较弱,只能带动计算器一般的小电器。
据气象部门的统计,南京一年的日照在1900-2100小时,日照资源相当丰富。在这些阳光中,可见光的能量占到43%,把可见光充分利用,成为应对未来能源紧张的良策之一。
模拟植物吸收光能
据专家介绍,自然界植物给了他们很大启示:既然植物能利用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产生需要的能量,那么我们也可以模拟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能量,并用最新的光电转换材料产生需要的电能。简单说,“概念电池”其实后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的膜,可以将阳光中的能量固定下来,然后通过新型的光电转化材料将光能转为电能。
新型电池十年磨一剑
让电池乖乖“呼吸”花费了专家太多心血,据悉,南京大学的专家组前前后后已经埋头研究十多年的时间,可谓“十年磨一jian”。特别是在2001年,南大专家成功找到了电池“灵魂”部件,合成了一种半导体催化剂,从根本上解决了材料问题,材料费也大大降低,仅是现有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十分之一。
这一成果发表在当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杂志《自然》上。从那以后,南大申请了一系列相关专利,将这个“概念电池”的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中。
专家说,这种“呼吸”电池更便宜、更高效,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太阳能电池。
目前还是“概念科技”
虽然南大专家组已经勾勒出电池模样,成功做出了相关样品并成功发电,但是专家还是谨慎地认为这种新型电池现在还仅仅只是一种“概念科技”,大规模推广普及还需要进一步技术优化。根据他们的测算,一旦产业化成功,我国在清洁能源的国际竞赛之中将冲上最前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