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技术发展史

来源:      2009/5/12   浏览7887次   

回顾中国电动自行车发展史,1985年诞生,2003年开始快速发展,经过近五年的提速,产业规模和产销量每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特别是05、06两年间,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井喷时期,至2006年底,全国电动车保有量已达5600万辆,整个电动车行业对今年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可正当整个行业的仁人志士对行业发展豪情万丈、自信满怀时,开市后的07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却突遭当头一棒,令整个行业大为失望。
   
天津现有235家整车制造厂,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33家,半停产状态的69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83家;无锡锡山现有186家整车制造厂,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36家,半停产状态的57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73家;常州现有116家整车制造厂,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19家,半停产状态的32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43家;金华拥有电动车生产厂家56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13家,半停产状态的17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21家;台州拥有电动车生产厂家83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7家,半停产状态的15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21家。

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可谓是“时代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油与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我国发展电动车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求,因为电动车辆环保,低能耗,它是绿色环保,净化空气污染的最好交通产物,如何给广大市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趋势,更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我国电动车发展在九十年代前基本都是依靠进口,如高尔夫球车、游览观光车等。自九二年以来,我国有了自行车研制和生产的电动车产品,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北京新日、浙江绿源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规模的电动车生产家,更形成了江苏锡山、浙江、天津三大产业集聚区。这些企业现已在国内市场推出的有:电动摩托车、电动有缆车、电动高尔夫车、电动观光车、电动汽车、电动载货车、电动救援车、电动助行(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家庭生活车等等。

从电动车产业的产品分类,可分为二类,即:四轮电动车和二轮电动车。从电动车的目标市场来分析,四轮电动车的目标市场为:火车站、仓库、房地产会所、旅游景区、医院、邮局、公园、运动场所、大型工厂、大型商场、机场、码头及大卖场等。二轮电动车的目标市场主要以个人代步为交通工具,根据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随着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逐步发展由电动车向代替燃油车过渡,现已经开发出了不同的电动小轿车、电动公交车、电动面包车、电动货车等并已逐步投入市场,为此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终将会为人类居住净化环境做出贡献。同时,电动车产业将是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这里,我们主要说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历史,从这个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机遇,我们来看这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也许我们会放下现在的这颗忐忑不安的心,沉在这个行业里进步!也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个被我们投入了激情的过程,希望曾经的激情依然能燃烧今日的梦,在现阶段的淡季里,不要缺失信心!

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出世开始,到现在的五花八门的林林总总,掐指算来已过十年又三载。然而这十三年中,却记载了一个产业成长的神话,也记录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发展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轻型电动车产业的历程。从第一辆个人的专利制造到第一辆被公安部门正式认证并允许生产的电动车开始,这一个只属于中国的新产业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在短短的十数载内,已经成就了让全世界仰慕的产业规模。

对于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史,业内普遍认同为三个发展阶段: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初现生产规模化阶段、超速发展阶段。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也被称作是电动自行车的早期实验性生产阶段,从时间上讲,也就是1995年到199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电动自行车的四大件,电机、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的关键技术摸索研究。在研发生产方面主要是以生产企业自发的汇集信息、跟踪技术、组织市场观察、小批量的市场试用投放,也使得电动自行车开始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并被他们逐步的认可到接受。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早期的电动自行车,新电池充电一次只能行驶大约30公里,电池寿命短,电机最大输出转矩只14-18N.M,爬坡能力差,容易磨损,而且电机也都是有刷无齿电机。

但是,正是由于这个时期的积累,才为如今的这个产业化的规模在人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做好了奠基。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南京大陆鸽公司是中国第一辆合格的电动自行车的诞生地。1998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临南京大陆鸽公司视察,对大陆鸽电动自行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给“大陆鸽”电动自行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大陆鸽公司可以说是频获殊荣。

但是在第一阶段中,仍然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从这些故事当中也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发展的艰辛,也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内的斗士们奋斗的精神力量。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这个行业最初的研发者,其中包括大陆鸽、千鹤和绿源等。1995年,上海千鹤公司的百辆试制产品投放于上市,追踪测试表明,产品还需要大的改进。一辆车骑了不到三个月,电动机就烧坏了,并且配用的可拆卸铅酸电池也无法继续充电。但受试者普遍反映,电动车骑起来感觉良好,负重效果也不错。如果该产品更加耐用,一定大受市场欢迎。1996年上海明文禁止销售燃油踏板摩托车(及其污染严重的两冲程发动机),千鹤公司全力投入到电动自行车研制开发上,及时填补了一项市场空白。千鹤公司行事谨慎的总经理张民伟在回忆起1997年公司第一辆车下线的情景时,禁不住感慨万千。当时,他们不过采用普通自行车的外形结构,在前轮上安上150或180瓦的轮毂电机,后座上加装24伏,7安培小时的铅酸电池,再在自行车把手处安上一个简单的电子控制器。

自从试制品面世后,后续产品已经有了大幅改进:电动机不再是三个月一换,电池也可重复充电300次左右,一次充电可行驶50公里,并且几乎没有污染。如果单以能量单位计,与普通家用小轿车比,单人骑乘的电动自行车的效率是其15到20倍。

说完了千鹤,我们还是要说说绿源的,这个企业是值得我们所有的电动人敬重的一个企业,而且,绿源的创始人,也就是其董事长倪捷和总经理胡继红,更令我们瞩目,而且绿源的创业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是小的电动车产业发展史。众所周知,这个行业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支持的条件下诞生的,但是,电动自行车本身的环保、便捷、廉价等优势和能给制造者带来物质及精神上的利益,所以也是一些电动人至今还在孜孜不倦。

从公司的高层到普通的员工,看到的都是坚毅,看到的都是信心,而“真的很专业”已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广告语。绿源的创业史,倪捷和胡继红为了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的苦,所以他们都在用心的为这个企业服务,在用心的去生产每一辆电动自行车。说到绿源的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倪捷和胡继红的脸上都演绎着兴奋。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回忆,当时江苏南京已经出现了几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他们的努力实现了电动自行车的商业化运作和工业化生产。1996年4月倪捷买回了一辆进行仔细研究。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捣鼓出金华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并试骑成功。1997年7月,金华市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过程中,倪捷有一个做电动自行车销售商的朋友告诫他:这东西不能碰,至今他的仓库里还堆着不少,卖不出去。在上海,倪捷自己也看到,经销电动车的商场生意清淡。“当时倪总认准这个产业,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作为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必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因为环保、节能,符合发展潮流,必有长远前景。”“绿源”员工回忆说。同年,第一批产品出来后,倪捷经常起早推着车子到公园门口向大叔大妈们宣传,终于有几个大胆的大叔大妈被他的诚意感动而买下这个新玩意,“绿源”电动车有了第一次销售体验。倪捷说,正是他们大胆的消费行为,他的创业理想才成为现实,金华电动车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现状。所以在2005年被评为“风云浙商”时,他讲了一句获奖感言:“伟大的消费力才是生产力澎湃不断的源泉。”这也成为倪捷三大著名论断之一。

第二个阶段之所以被称为初现生产规模化阶段,是由于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了几个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的机遇,使得在初级阶段里举步维艰的电动自行车一下子迎来了春天,更是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规模化,而这几个机遇当中最有价值的则为各个城市的“禁摩令”和2003年度的“非典”。这个时间段一般都认同为是在2000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在这一时间段里,随着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和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不断提升,让电动自行车成为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替代产品,而它的快捷、环保、方便和廉价,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诉求。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先前研发生产的企业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业也开始进入,他们对电动自行车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使得产能迅速扩展(具体详见附表1.1)。而且,这个时段迅速蹿上来的企业都是大手笔运作,已经将那些老一辈的研发生产企业抛在了身后。但是,以新日、绿源、千鹤、大陆鸽等品牌为代表的上规模企业已经形成,而且按照南北差异,也亦形成了行业内的江苏无锡、浙江、天津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聚地。

这个阶段,则要重点来说说北方天津的富士达、科林和无锡的新日、雅迪、速派奇和红豆千里马等企业,因为他们的进入和成长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更让我们感觉到了行业出处开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