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与投资大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早报记者昨天就此询问国家能源局,但国家能源局方面未就此做出明确表态。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与投资大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早报记者昨天就此询问国家能源局,但国家能源局方面未就此做出明确表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储能不仅仅是技术手段,而且应该上升到产业层面,甚至是国家战略层面。”他指出,储能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没有国家专门的政策支持将难以发展。“国家应该明确发展储能产业的战略意义,实施有利于储能发展的政策。”
他建议,“目前我国在税收和财政方面对新能源制定了很多政策,储能应该享受同等待遇。”
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介绍,规模储能技术可广泛用于电动车、电动船、后备电源、分布式电源、电网的“削峰填谷”等方面。
杨裕生表示,建议我国优先发展纯电动车,“纯电动车不用油。1000万辆轿车用电,每天代替10万吨汽油。如果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一年可节油上亿吨。”
但杨裕生也提醒,规模储能技术及其产业不是一个立即就能赚钱的行业,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将规模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重点扶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所长来小康昨天建议,要充分发挥储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应延伸到储能环节。
张永伟则认为,目前国内储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而是缺少市场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国外很有市场,但国内却没有实践机会。他呼吁,在国家的示范项目中要支持自主创新的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中,政府鼓励试点城市应用电动汽车并推动其发展,但地方政府推出的汽车及其采用的电池、控制系统很多不是国产,而是国外技术,是个"空壳子"的本土品牌电动汽车。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示范推广的结果很可能是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却为国外技术买单,国内企业则被边缘化。这将是很尴尬的问题,需要做提前的政策研究。”
来小康也表示,“储能技术的发展约以10年为周期,周期长就要求超前于需求开展研究,并加大科研投入。”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