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电动车对我国新能源之路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2009/11/4   浏览4129次   

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情日益高涨之际,在山东省已成燎原之势的所谓的“山寨”电动车,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还是体现了产业发展中的民间草根智慧。这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在新能源的发展思路上,我们是以技术为导向不断培育市场需求,还是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技术?

在传统汽车产业领域,我国已 经很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战略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终途径。在我们的意识里,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以高技术形象示人,在历经数年、耗费巨资的情况下,因为成本上无法克服的因素,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遥遥无期。

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我国耗费巨资的新能源技术也就无法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也就谈不上对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

但是,山东地区的四轮低速电动车(下称电动车),却发展势头迅猛。虽然从技术角度,这种电动车和我们专家眼里的新能源电动车相差很远,也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起码这种电动车却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的实践,并积累着在电机和电控方面的宝贵经验。

而刚刚结束的东京车展其实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韩国电动车企业CT&T展示的电动车和山东的“山寨”电动车也有相似的地方。其电动车产品e-ZONE分两种型式:低级版本使用的是铅蓄电池,一次充电能行驶70km。高级版本是使用锂电池,一次充电能行驶120km。最高时速仅仅只有60公里。

举CT&T的例子不是说我国的“山寨”电动车多么的先进,而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和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趋势是吻合的。现在电池技术是全球新能源电池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丰田、日产和本田,他们现在的新能源电动概念车也是基于城市短距离使用而推出的。

从理论上来说,“山寨”电动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电池、电机、电控。在电池技术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我们何不从市场需求出发,抛开时速和里程数的约束,提升安全等指标,制造消费者买的起的新能源电动车?

这样,我们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在实践中提升电机、电控技术。而生产企业在获得利润的情况下,又可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避免了新能源只投入不产出的尴尬局面,在市场、技术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只是,技术能屈从于市场需求吗?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