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超谈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变革与机遇

来源: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网      2009/11/9   浏览5285次   

电动自行车是绿色节能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电动自行车满足了消费者出行半径增大的需求。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成果普遍应用。目前社会保有量已经接近1亿辆,平均每四户居民家庭中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城乡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消费品。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电动自行车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据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的统计,50家主要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企业,1~8月份累计总产量为656万辆,同比增长13%。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8月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电动自行车产量累计生产为445.5万辆,同比增长8.7%。两个不同口径的统计数字均说明,今年的前8个月行业仍然是增长的态势。
 
   但是尽管行业发展相对平稳,尽管行业发展开始进入成熟期,但还不是稳定期,行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想概括成这几个问题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首先是,对电动自行车的新增需求持续减少的情况,随着市场的扩展,这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08年12月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自行车拥有量是23.1辆,到今年3月末上升为24.4辆,6月末上升为24.8辆,增速明显放缓。另外,根据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的统计,50家主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今年销量同比下降,增长疲软的趋势逐渐的显现。我想这是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新增的需求量持续减少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电动自行车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目前行业低价竞争已经成了普遍情况。目前,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2600多家,而实际投入生产的企业还不到1000家,大概在七、八百家左右,生产相当分散。根据助力车委员会的统计,尽管50家主要生产企业的年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已接近一半,但是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年产量能够占到行业总产量的1/10,行业集中度仍然比较低。一方面是众多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实力偏弱。今年以来,由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引发了新一轮的价格竞争。电动自行车单价由年初的1500元左右跌至1399元、1299元,超市中甚至出现了含电池仅999元的电动自行车。上海协会的一份材料,提到了上海电动自行车市场裹足不前的态势。鼎盛时期,上海的电动自行车产量是160万辆,从业人员5万人,本地的年销售辆50万辆,销售点1200多家。而目前的情况是,产量已经降到了120万辆,从业人员缩减为3万人,每个月销量12000辆,全年销量也就是15、6万辆。这个和往年比这个情况就说明销售情况不畅,市场疲软。另外销售点到目前为止,也只不到1000家,说明了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进一步提高,价格战的最后结局是要有一部分企业淘汰出局。预见未来市场新增需求仍将进一步减少,企业的数量和产品的品牌将进一步整合,我想这是行业发展面临的第二个新问题,希望产能过剩的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再次,行业发展面临的政策性风险也在增加。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一共有8件涉及到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的提案,代表和委员的提案言辞犀利,尖锐激烈,要求公安、质检、工商等部门,强化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加大治理电动自行车超标和超速行驶的力度,为此工信部还专门牵头组织了相关部委(中自协也全程参加)开会研究如何答复,协会明确提出答复代表提案要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强化了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山东、河北等省市,相继出台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规定。南宁、扬州、长沙、成都、绍兴、太原等城市,陆续展开了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活动。东北沈阳展会期间,沈阳市12条道路,又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最近,深圳又拟将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所以,从今年以来,政府道路管理的力度明显加大,行业发展的环境也趋于严格,这是我们行业面临的第三个新情况。

    最后一个新情况是,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摩标准的出台,将在产品的界定、准入的门槛、上路管理等方面对目前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模式造成冲击。根据目前政府的政策动向,电动自行车面临着管理环境将趋于严格,超标电动自行车有可能(我用的字叫有可能)被归入电摩范畴,按照机动车管理,这确实是个新情况,也是我们面临的第四个新问题。

    所以,我认为行业发展有喜有忧,以上四个问题是忧大于喜的四个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我们业内高度的重视。但是面对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可喜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已经走在了前面。一批骨干企业开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发展目标还不清晰,如何定位还不明确,在十字路口徘徊、等待和观望。

   我想我们行业内,大家还是要千方百计的积极应对。要着重把握好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这几个趋势概括的不一定准,是我个人意见,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个趋势是,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偏好正在向更轻巧、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方面转变,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大,电动摩托车的管理模式将逐渐明确,可能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才能继续享受非机动车的待遇,这在客观上要求电动自行车向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轻量化我认为无论如何讲都应该是电动自行车未来发展的首要趋势或者是主流趋势)。

   二是,锂电池等新能源的应用将不断拓展提速。就在国庆前夕,工信部消费品司刚刚组织电池行业和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部分企业召开了锂电池技术交流衔接座谈会,与会企业纷纷看好锂电池的发展前景,锂电时代越来越近了。今年,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好孩子、力霸皇、耀马、捷安特、永久、富士达等一大批企业推出了锂电车,作为中高端产品投放市场。从目前锂电车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郑州等一大批大中城市的销售情况来看,应该讲形势还是良好的,发展锂电车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共识。

    第三个趋势是,市场的细分将更加深入发展。现在电动自行车市场格局已经开始分化,销售市场正在试图分化,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城市的普及,农村市场将是上一阶段电动自行车发展的重点。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的细分主要建立在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产品的细分还主要停留在外观款式和速度、爬坡能力等基本性能方面。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环境和农民的使用习惯对现有的产品功能和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城市市场对产品细分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功能特点,技术特征,将成为产品细分的关键点。如何做好产品细分将是企业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实习企业发展由量向质提升的关键,我认为这是我们行业的第三个趋势。

    第四个趋势是,产品技术创新将加速发展。新产品提升企业已成为趋势,时尚的产品,多功能的产品,将占领销售市场。最重要的是,新产品将在技术创新方面日益成熟,包括永磁高速无刷电机、微电脑控制技术、轻合金材料技术、自动焊接技术等一批先进技术将在电动自行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电动自行车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也将更加节能、高效、低碳排放和可循环,节能、环保、高效将是电动自行车技术创新的核心,将成为激发更大市场需求的内在动力。

    这就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产业发展的四个趋势。

   关于标准问题,在今年5月份上海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期间,《中国自行车》杂志社曾经采访我,新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我对标准有什么看法?我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这个问题我也很关心,中自协也非常关注,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没有标准就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无论标准怎样变化,都应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行业协会考虑更多的是,我们的产业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各地方协会和中自协已经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在,仍然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最近电摩标准出台后,引起了企业的反响和诉求,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自行车标委会及时组织召开了标委会的扩大会议,研究如何有效应对。最近,各地协会也在积极听取电动车企业的反响,助力车委员会也在听取会员企业的意见,作为会员企业也可以直接向我们反映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把大家的诉求及时完整的转达给政府的有关部门,希望有关部门对我们的行业和企业多关心、多支持,使新标准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有利于我们行业的健康发展。

    各位朋友、同志们,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电动自行车产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产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变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企业强行业才能强,只有企业发展了我们行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发展。我相信,在我们全体业内同仁的团结协作下,通过积极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重视技术创新,我们行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节能的交通工具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谢谢大家。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