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本市场日本自行车市场相对比较规范,对品质要求较高。自从2001年日本自行车协会以质量原因向政府提出欲限制中国自行车进口之后,我们积极与其交流沟通,建立了磋商交流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情况、交换意见。经过近一年的出口协调,对日本出口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2003年1-6月,我国自行车行业对日本出口自行车整车387万辆,同比增长13.8%;金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出口平均单价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随着我国自行车企业在管理、品质、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日本市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中国自行车。
(三)、欧洲市场欧洲是个大市场,仅欧盟15国自行车年消费就在1700万辆左右。长期以来,由于欧盟对我国自行车进口实施高关税,使得我国无法对其正常出口,迫使我国自行车行业加大了对欧洲其他国家市场的开发。目前我国已经对欧洲37个国家(包括欧盟)出口自行车,2004年1-6月出口375万辆。其中欧盟进口78.66万辆自行车,金额达2000多万美元,其主要的消费国德国进口了24.3万辆,意大利进口了12.8万辆,荷兰进口了11.5万辆,且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但同时应看到,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将对我国自行车出口欧洲造成较大的影响。2004年5月1日,欧洲10国加入欧盟生效,在进口关税上与欧盟基本同步。届时将有25个国家在壁垒的保护之下,我国企业须早做安排,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从统计上可以看出,除对塞尔维亚没有出口外,其他9国2002年共进口我国自行车85万辆,而2004年1~6月就进口了97.06万辆,发展趋势良好。
2005年9月欧盟对我国自行车反倾销到期,虽已设限10年,但由于欧盟扩张加大了其生产能力,因此,届时欧盟取消反倾销关税的可能性很小,如此一来我们将失去欧洲所有主要市场。
三、自行车出口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1.销售渠道不畅,没有自己的品牌,制约了我国自行车业的发展。多年来,我们以OEM为主,企业出口很少打自己的品牌,更不会去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对市场开发欠缺力度,市场信息反馈慢,只做到满足市场供应,而不能做到引导消费、引领市场发展方向。
2.经营队伍杂乱、质量观念不强。几年来,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增减变化频繁,但总量一直相对稳定在350家左右。2004年1~6月出口经营企业345家,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3家;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4家;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67家。三项合计共104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30.1%;出口金额为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4.3%。其余248家企业仅出口了4000多万美元。可以看出,经营队伍小、散的现象依然存在。经营者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更多地追求一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有些企业的业务人员,概念不清,将低价低档车与低价劣质车混同,没有确保质量、安全要求的底线,结果是降低了质量标准,对我国自行车整体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3.经营手段不规范。这是一个严重影响中国自行车出口形象的问题。
四、国内自行车生产情况
目前,中国自行车行业可谓百花齐放。日资、台资、港资、国企、乡镇、民营等构成了我自行车行业庞大的立体生产体系,可生产供应世界上高、中、低档及各种规格型号的整车及零配件。
华南、华东、华北三个自行车生产基地各有特色。由于地域习惯、运输便利、市场供应等各种因素,使得早年刚到大陆投资设厂的台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深圳;而日本则将工厂设在上海和江苏。随着形势的变化,前两年形成了一股台资内迁(北移)风潮,大量台资企业在江苏的昆山落户,此举加强了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陆企业(包括整车和零件厂)的生产、管理水平。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市场,除专卖店外,中、低档市场界限已不再明显,使得台资企业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台资企业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必然需要大陆零配件企业的配合,而大陆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台湾企业在理念、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帮助。
从全国自行车的生产规模来看,供大于求。一些企业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极力扩大生产规模,背上了很重的包袱。因此,在我国目前总体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如何规划发展是每家企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借船出海”、“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等,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发展途径,这样一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二对整个行业的共同提高和发展也是有益的。日资、台资、大陆企业互通共荣,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公平竞争。
五、我国2005年山地、越野自行车出口趋势
据统计,2004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共出口自行车147.6万辆,价值4867.9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和32%。2004年1至6月天津市出口自行车368万辆,货值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5%和39%。平均价格33美元。2004年1至5月天津市出口山地自行车69万辆,货值1998万美元,分别增长1.45倍和1.51倍。平均价格在30美元左右。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自行车生产基地,从这里生产的自行车销往日本、美国、韩国、印尼、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天津市自行车企业共出口自行车587.8万辆,是2002年的2.38倍,占全国自行车出口量的14%。
山地车出口大增的原因一是天津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2004年以来,天津自行车行业面对欧盟对我国出口自行车实施反倾销、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等不利因素,从开发高科技新产品上找出路,推出了铝合金异型车架、高档轴传动等新型山地车,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目前天津山地车已销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日、韩是主要出口市场。对美国出口21.5万辆,增长6.9倍;对韩国出口15.3万辆,增长24%;对印度尼西亚出口7.3万辆,增长1.9倍。二是国际自行车产业向中国转移。随着世界产业重组和转移加快,国际自行车产业正在向天津集聚。2004年1至5月,天津市进料加工出口山地车20.5万辆,2003年同期仅为740辆,显示国外企业已逐步将加工基地向天津转移。
天津的山地自行车占据天津自行车出口总量的23%,2004全年天津出口山地自行车200万辆左右,全国出口达1240万辆左右。综上所述,2005年我国自行车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强势增进,而且山地自行车出口势头要高过其他种类自行车很多,是一个很好的开发项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