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光:中美联合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

来源:网易汽车      2009/11/20   浏览5121次   

奥巴马访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能源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提到:双方同意在未来五年对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亿美元,两国各出资一半,在两国各设一总部,中心将为两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清洁能源联合研发提供便利,并为两国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优先研究课题将包括建筑能效、清洁煤(包括碳捕集与封存)及清洁汽车。同时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基于中美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两国政府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并努力开发共同的技术标准以推动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对清洁汽车的快速利用拥有很大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占车辆总产量的5%,约50万辆,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财政部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而奥巴马上台时的新能源宣言,提出要在2015年,美国实现本土生产新能源车100万辆。为推进这一计划,美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规定对插入式电动汽车实施税收优惠,根据车重和电池组容量,减税额度在2500美元和 15000美元之间。今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又宣布安排24亿美元支持插入式电动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其中15亿美元用来支持先进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其中,大约15亿美元用于电池和电池元件的生产以及电池回收; 约5亿美元资助电动汽车零部件、电动机和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4亿美元用来鼓励消费者购买插入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示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 员培训。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中美新能源汽车协定的签订,表明两国在电动汽车规划目标有可能提速,国内产业化进程有可能加快,相当于中国原来规划的50万辆至少要翻5倍。

此前,11月6日,奥巴马特别助理杰弗里·贝德曾谈到奥巴马访华期间讨论话题的重要次序为:朝鲜问题、气候变化、经济恢复、阿富汗问题、人权和民主。可见清洁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电动汽车方面,贝德认为:一个全球性的电动汽车行业需要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通力协作,创造资本和技术加速流入电动车研发和产业化领域的条件。这些合作有可能包括:

(1)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充电站的通用产品和安全标准,

(2)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3)贸易政策支持以保护全球性清洁汽车供应链。

国际上动力电池技术以美、日最为先进,中美合作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研发技术有可能迅速和国际接轨,未来不排除美国锂电池巨头在国内合资建厂,以进入中国巨大的电动车市场。而共同的技术标准有利于国内电动汽车以国际标准(包括充电电压、电流等)融入全球化市场,少走弯路。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已经开始举办大规模交流活动,9月29日在北京举办了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美国能源部共同主办的中美电动汽车发展论坛开幕。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副部长曹健林、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和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桑德罗、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等以及中美能源、汽车领域一百三十多位代表参加论坛。

10月7日,美联社报道,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桑德罗在出席美中电动汽车论坛后说,电动汽车是美国能源政策发展的重点,但中国也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如果美国不在该技术和该产业投入巨资,中国人就有潜力领先,他们具备在电动汽车业成为全球领袖的良好条件。我相信我们彼此可以学到很多,世界也会因我们在该行业的竞争受益。

2009年2月22日美国《圣荷西水星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希望中美两国应携手开发电动汽车。

文章说:全球每年生产的能源中,几乎有一半是中国与美国消耗掉的,而同时,中美两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近一半。如果我们要处理这个时代最大的两个社会挑战:能源与环境,中国与美国必须携起手来,协力合作。

这会带来合作机会与政府投资。但如果我们采用硅谷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将来自华盛顿与北京的利好政策结合在一起,两国都将在各自的交通系统发展上取得巨大的飞跃,并且催生就业机会、振兴经济。

目前美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充满未知数的未来,中国则在艰难地建立达到世界标准的汽车工业。将汽车过渡到电气化,将为两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引领全球迎来下一代交通工具。中国和美国正好站在“起跑”的位置,将发挥巨大的影响。我们呼吁两国政府能携起手来,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奥巴马曾经说:“21世纪,领导能源经济的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德国在太阳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西班牙的风能使用率已经达到了30%,而美国的风能使用率连1%都不到,更为夸张的是,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装配的是日本厂家的电池。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创新性领域没有作为,而中国、日本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这场地位争夺战中,在新一代燃料和车辆的研发上,美国已经落后于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

所以,在合作的背后,仍然是市场的争夺。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