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在“电摩标准”与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在谈及2010年颁布的“电摩国标”时表示:新标准就在我们家门口紧贴着门起了一堵墙,这堵墙一起我们没有活路了。他同时表示,电摩新标准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减排标准。
作为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马贵龙表示,从89年,清华的第一台电动自行车样机到现在二十年来他看到这个行业从小到大逐步长大的,电动自行车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是在自行车摩托车这些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产品升级,是节能减排这个道路,由于这个产业有原创性的技术,又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所以它在这二十年来,尤其是在近十年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的发展。
马贵龙说:“对于市场拉动是电动自行车确实是符合中国人出行需要,改变他们的生产学习和工作质量而出来的一个产品,巨大的市场拉动,使这个行业年年翻番,通过自行车行业的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解决了上亿人的需求,如果我们做好了将来会有几亿人使用这样的交通工具,这几亿人的使用一个是民生,一个是内需,一个是节能减排,一个是节约大量的道路资源,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因此节约道路资源很重要,所以电动自行车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取得了飞速发展,使我们成了电动自行车的大国,如果领导得当,促使这个行业不断的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就可以成为世界的强国,可能我们是世界上电动自行车的大国,能够占据市场的很大份额,这个份额甚至会超过总产量总需求的一半,这是非常有前景非常有前途的,绿色的朝阳产业。”
目前,新标准的实施在即,技术出身的马贵龙指出,“在电动车市场推进过程中,现在最低配制的电动自行车,应该是三十六十安时的铅酸电池,其它的还有,这个最低配制的整车质量,也将远远超过40公斤,那么你把40公斤把我卡住了,我车做不出来了,表面看,我仅仅像一个40公斤,实际上你把我市场认可最低接受度的那么一个产品,卡住以后我没得作了。”
马贵龙表示:“新国标的出台加强对电动摩托车产品的管理,促进市场,促进技术进步,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目前所用的技术是一个领域,都是这个属于我们这个技术领域,都是一个技术范畴,一个技术领域,他们也能用我们这些技术,我也不站在电动自行车角度,也不赞成电动摩托车角度,我站在技术角度,两边用的都是我的研究范围,或者很多技术都是我的技术发明,这个情况下我不偏不向的说,不能用一个标准把另一个标准限住,而是要创造一个电动两轮车的和谐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节能减排得到更大的贯彻实施,才能使出行问题得到保障,才能使绿色交通达到更好的境地。”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