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三轮车新政为什么不得人心?

来源:      2006/9/13   浏览5876次   

人民网海南视窗评论员:三人的路
 
几十年来,人力三轮车一直在海口东湖、府城等老城区和海甸岛一带营运。不过以前是非法的,属于“地下经济”,不统计入GDP当中,因此城管抓车不遗余力,以至于几年来城管抓到的三轮车在露天车库里烂作一山。从9月1日起,人力三轮车营运终于获得海口市政府的承认,三轮车夫从此告别了提心吊胆的“地下生活”。
 
消息一出,摩的司机弹冠相庆,电动车商摩拳擦掌,出租车司机也在想,说不定什么时候出租车起步价要降了?但很快,人们的热情重归于沉默。
 
有人算了一笔帐,根据海口市政府“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承托、市场运作”的模式,每个人力车夫首先要向管理公司交纳3000元,包括2200元车辆押金费、违章保障金500元、车辆月租金300元。每个三轮车夫假设今年无论刮风下雨、生病住院,都能确保每天营运收入为25元的话,每个月总收入750元,减去月均车辆租金、押金和保障金525元,实际收入为225元,比海口市最低工资标准580元低355元,不过总算还好,比低保标准的221元还多了4元,可以买一碗盒饭。
 
从管理公司方面来算,今年对首批200辆三轮车收押金和保障金54万元,租金72万元,共计126万元。作为公司的大宗投入即三轮车,据称市面价为平均每辆700元,200辆三轮车的总投入为14万元。126万元—14万元=112万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暴利”吗?
 
两相对比,笔者发现,三轮车夫告别“地下生活”的历程已经背离了海口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衷,舆论也一片质疑。
 
三轮车夫都是低收入者,海口市政府将之“承认并管起来”,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思路。但是,“管起来”的费用由谁出?照理说,政府对三轮车夫等的管理,应当主要利用公共财政开支来解决,坚持“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公共财政的阳光,不至于对社会太绝望。但海口市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恰恰相反,利用公司来管理,将政府的责任抛得一干二净。且不说,政府一旦不管,管理成本就意味着“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实际上“企业承托、市场运作”就是要讲究赚钱,这可能将是一个“拔光羊毛”的危险过程。若不然,则管理水平就上不去。这种两难格局中,管理公司很可能沦为一个海口城市管理中“里外不是人的怪胎”。
 
基于这种考虑,今后当三轮车夫和管理公司之间的利益不能平衡,都发现自己上当了之后,目前暂时形成的管理局面将土崩瓦解。一切将回到从前,只是三轮车夫已经有了合法身份,城市管理恐怕更加困难,所谓的“暴力抗法事件”也不会减少。若真到那时,恐怕海口“三轮车新政”不得人心的结论就不难得出。所以,海口市政府想在实践措施上有所变通,让好事真正成为好事,别搞什么公司化运作,则宜早不宜迟。
 
当然,提出这种担忧,并不是说政府部门就一定后怕。因为据前不久的消息称,海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在9月13日专门成立一个“城市管理公安大队”,对付的就是各种暴力抗法事件。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科学的预测?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