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涨的油价,层出不穷的“低碳”概念,让全球的目光都投向了新能源汽车。而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以其相对简单成熟的技术、零排放和极低的使用成本,深得各个汽车企业和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关键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整车售价过高、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致使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困难重重。对此,众泰2008EV采取了“租赁”、“换电”的销售模式,试图敲开“电动”之门。然而,“以租代售”能闹多久?
月租2500,上市第一批2008EV只租不卖
今年1月21日,众泰汽车2008EV电动汽车在杭州正式批量上市。据2009年上海车展上公布的价格,众泰2008EV的售价为11.98万元,相对汽油版的众泰2008,价格贵了好几万元,众多消费者只能“望车兴叹”。令人意外的是,众泰汽车在国内创新性地对此次批量上市的2008EV采用了“租赁”的运营模式:只要具备充电条件,在众泰汽车杭州销售服务店,消费者只需交一定押金,每月向厂家支付2500元租金便可以开上这款纯电动车。
租用模式:“临时租用还是不错”
在走访多位市民之前,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每个月租金2500元,抛开其他诸如停车费、充电费等不说,一年租金30000元。而该车的售价为11.98万元,也就是说,4年付出的租金便可以购买一辆该车。
“2500元一个月贵了点,一年3万元,我加点钱都可以买辆低配的轿车了。”市民周先生如此告诉记者,“再说我买一辆车也不只用4年时间吧,不划算。不过要是按天算,一天80来块钱,偶尔要用车的时候租一下还是不错的。”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大多市民都表示,如果是长期租用的话,2500元一个月还是偏贵,不如买车来的划算。
如此看来,2500元一个月的价格,对于长期租用来说,一年3万元的价格让人比较难以接受。正如市民周先生说的那样,一年的租金加点钱买辆低配轿车也能用上好多年。即使按一年1万元的各种费用来计算,一辆低配轿车4年的费用最多也只是跟租一辆电动车4年的费用相当,何况一辆低配轿车的使用年限还不只4年。更何况本来汽车租赁在我国一直未被消费者完全认同,多数消费者对于长期租赁并不感冒,更不要说租赁的还是新能源汽车。而2500元的月租平均到每天,却只有83元左右,比租赁一辆旧奥拓还便宜,而且省去了加油费用。所以,临时租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厂商如是说:“还是要看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划不划算,还是要看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众泰汽车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到,“目前2008EV只在杭州进行上市和租赁,月租金定价于2500元这个价位也是基于燃油汽车租赁的市场状况决定的,2500元/月这个价位低于很多燃油车的租赁价格。在杭州上市第一批100辆2008EV已经全部租赁完毕,虽然可以以“天”为单位临时租赁,但是大部分消费者的租车时长都在一个月以上。”
换电模式:“至少我不用担心电池质量的好坏”
据众泰内部人士称,电池贵是大部分人对电动车汽车望尘莫及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众泰电动汽车在尝试市场化、产业化的时候,还想出了一个“新招” “换电”。 去年12月18日,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与众泰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众泰汽车今后将只卖不带电池的“裸车”,车主再向普天海油租用电池。汽车没电了就去“换电站”直接换一块充满电的电池,这就是众泰汽车所采取的另一种运营模式“换电”。
在记者向市民胡先生解释了“换电”模式之后,胡先生表示自己对这种模式很有兴趣,“至少我不用担心电池质量的好坏,而且电池不用我花钱,车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市民沈女士则指出了对“换电”模式的担忧:“租赁电池的价格怎么样?如果租赁电池的价格过高的话,我还是接受不了。租赁电池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损坏又该由谁负责?”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很多市民都对“换电”模式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但是对于诸如电池租赁价格、租赁程序和手续以及“换电”方便与否等细节方面都表示出了担忧。
看来,“换电”模式相比于“租赁”模式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但是如果对于“换电”细节问题处理不好的话,“换电”于消费者也只能是一个“朦胧的美”。
厂商如是说:“比自主充电贵,比燃油便宜”
“具体的电池租赁价格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针对记者提出的电池租赁价格问题,众泰汽车的内部人士如是说到,“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因为换给消费者的是一块充满电的电池,加上一些其他成本,租赁电池的价格肯定要比消费者自己在家充电贵,但是绝对远远低于燃油的费用。”至于诸如“‘换电’程序”等细节问题,众泰汽车的内部人士则表示,“‘换电’的一些细节问题目前还未明确,‘换电’运营模式的具体实行时间则要根据普天海油配套网络的架设情况而定,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但是‘换电站’已经在一些试点城市开始建设。”
时尚酷评
其实,无论是“租”是“换”,都仅仅是对电动汽车初步市场化、产业化的一种有益尝试,而这种尝试不代表就一定能打开一个崭新的时代之门。众泰汽车“以租代售”的勇气值得表扬,但同时,是否也有制造噱头、上演闹剧之嫌?有评论说,众泰汽车以租代售“规避了消费者的风险”,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以租代售”同时也规避了众泰汽车自身的风险?毕竟,纯电动汽车技术目前看来仍然显得很不完善,驾驶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谁也说不清。
当“电动诱惑”以其极低的使用成本诱惑着众多“准车主”的时候,“整车售价过高”、“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也让众多对其“心仪”的“准车主”们纠结不已。汽车企业毕竟不是“租车行”,不可能一直搞租借的行当吧?当他们苦苦呼喊“电动之门”难以打开,却想出“以租代售”这些“招式”来“诱惑”消费者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从自身出发,完善相关技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性,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呢?试想一下,当有一天电动汽车技术成熟了,电池价格降下来了,驾驶安全性提高了,“加电”比加油方便了,“电动时代”还会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吗?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