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世博看中国新能源车未来发展

来源:网易汽车   中国电动车网   2010/4/16   浏览4437次   

当首批100辆车身印有“中国馆”、“东方明珠”等图案以及“绿色行动”字样的别克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出租车与上海市民见面时,市民对这些新车充满了好奇。

“世博出租车这么好啊,后座还有收藏式的小茶几。”“它有什么特殊功能吗?”“我能和它留个影吗?”这样的问题在现场层出不穷,上海市民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而先期投入运营的这100辆别克君越油电混合动力车也成为展现绿色世博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世博推动新能源车"落地"

这次上海世博会中将采用超过300辆君越混合动力车为世博服务,这与世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高度契合。君越混合动力车采用独立的电机――镍氢电池组动力辅助系统,配合高效节能2.4LECO智能发动机,在保证充沛动力和性能的前提下,不仅可实现15%以上的省油效果,同时排放也可降低15%以上,绝对符合“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绿色世博理念。

“车内宽敞,视野开阔,仪表盘明亮,导航仪画面清晰。”这是君越混合动力出租车驾驶员粒师傅对新车的评价。虽然开惯了手动挡的李师傅还不大习惯自动挡,偶尔会不由自主地去踩“离合器”,但别克君越的性能却让他很满意。

接受采访的几位师傅都是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能够很快熟悉新车,摸清它们的“脾气”。驾驶的路线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区至浦东机场及周边景区,因此可以体验各种路况下行车的车况,对车可以有很深入的了解。截止目前该批车辆基本上跑了几千公里左右。

当问到开这款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几乎一致的答案:省油。其中一位姓陈的师傅说到:“因为我们是在同行中首次开新能源车,不但同事们都很羡慕,甚至开在路上,也引来许多路人和私家车司机跑来询问。我开的这款混合动力汽车遇到红灯需要停车时,会自动转换到电瓶模式不再耗油,这样大约能省20%的油。”

在采访中,几位驾驶混合动力的出租车司机也称,由于大家对新能源车都很感兴趣,人们都争相坐他的车。并不停地向他咨询实际行驶的感受以及节能环保的各种问题。“在油价高涨的今天,这样的车买了还是挺值得的。”他们在实际驾驶中也对混合动力车产生了好感。

为了实现“园区汽车零排放、园区外低排放” 这一目标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几乎所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新能源车都会服务于世博会届时园区内将有超级电容客车36辆、纯动力客车120辆、混合动力客车150辆、燃料电池客车6辆、燃料电池轿车40辆、纯电动场地车270至300辆左右、燃料电池观光车100辆、混合动力轿车350辆。

世博之后如何"绿动"未来

在世博会结束之后,新能源汽车还能继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吗?答案是肯定的。

去年年底,上海市政府发布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就提出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简称“三电”)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同时该政策意见也提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性政策,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应用推广支持、产业基地和检测服务支持、金融和人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详实细致的政策措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油价的飙升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新动力车也摆脱了作秀的嫌疑而逐渐成为车市的新宠。国内外汽车巨头加快了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等新能源新动力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从首次亮相中国的雷克萨斯LS600hL到世界级低油耗和低尾气排放量的普锐斯,从奇瑞A5新动力车到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自主品牌和合资混合动力车将集中亮相,并开始在这一市场制高点上展开角逐。上汽、一汽、广汽、吉利、江淮等国内车企也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新动力车,可以说,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掌握了车市未来。

目前,几乎所有中国整车企业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阵营,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正紧锣密鼓地加快着各自上市的步伐。作为上海世博会合作伙伴之一的上汽集团将向世博会提供1000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四大类型。其中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荣威750,最高时速为150公里/小时,最大续驶里程达250公里,最快充电时间为半小时。混合动力轿车荣威750在世博期间有望用做园区周边的贵宾车,而在2010年底,这款轿车便能实现产业化,正式上市。而混合动力客车也将在世博会结束后扩大使用范围,在未来3年内上海预计将有3000至40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

虽然一系列与新能源车相关的利好出台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全面展开,但其真正意义的普及恐怕需要一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目前一些瓶颈依然没有打破,例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目前依然还很高,导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居高不下;与传统车型相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还不稳定;对一些核心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攻克,距离大规模的生产还有一段距离等。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实现官产学研配套机制,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战略联盟。惟有如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美好时代才能真正到来,才能为节能减排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