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 政策约束力渐显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中国电动车网   2010/5/19   浏览3828次   

提倡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产业,近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以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据各地已经披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显示,规划产能总和已经远远超过50万辆,出现了盲目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工信部、发改委等政府官员日前也纷纷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过热的忧虑。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出台政策遏制新能源泡沫。而对于企业来说,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亦为当务之急。
    鼓励与约束并行 新能源汽车政策出现新变化

年初出台的汽车振兴规划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目标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与此同时,财政部计划到2012年,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100亿元的研发费用以及200亿元推广运用的资金,重点在于充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改造,普通消费者购买时的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以及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

在政策导向下,一方面,电动车成为各大企业集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国家补贴,地方政府及各大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      

 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协调司司长陈斌9月5日指出,目前国内正在出现新能源汽车热,其中不少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一些地方借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谋求取得汽车生产资质。这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改变目前“一窝蜂”甚至“大跃进”的现状。此外,业界还呼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于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提升。

而从目前已经出台或未来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政策正在出现一些变化,变得越来越趋于理性。如传统汽车的节能重新被提上日程,新规提高了企业的准入门槛,等等。  

近期新能源相关政策变化趋势一览
政策名称 信息来源 出台时间 核心要点
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工信部产业司司长辛国斌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加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实施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和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草案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与此前相比,这一政策草案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把传统汽车节能放在首位。虽然是非强制性的,但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将以此为界限。除了传统节能技术标准,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政策》中,还将会涉及到电动车标准的问题。
《新兴能源产业规划》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更名为“新兴能源发展规划”。新兴能源将新能源的范畴放大了,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甚至包括设备的研发。狭义的新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等,但现在新拟定的规划还包括一些传统技术的新技术利用,如煤炭的清洁利用、超临界技术、燃气联合循环等,还有一些更新的能源,比如可燃冰等。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国家质检总局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与之前的电动车标准相比,即将颁布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电动车动力、安全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性能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严格具体的技术指标。此外,与之相关的车用动力电池标准也在修订中,预计今年年底会完成。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工信部 200971 ·与2007年发改委发布的标准相比,工信部此次制定的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的三个技术阶段的产品进行了细化,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对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从中不难看出,在现阶段,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主导地位的仍是混合动力技术。 ·新准入规则的另外一大变化则是制定了行业门槛,令新能源企业今后有规可循。根据新准入规则,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是发改委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前期多种组合方案分步实施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段时间以来,在政府“节能减排”思路的大力引导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据来自长安汽车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的“鼓励小排量”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耗和碳排放均可降低30%;同时由于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规模效益的不断提升,相关企业的研发及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了10%。

同时,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表明了这一点,今年前8个月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占比已经超过七成,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但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从当前示范推广的混合动力及LPG、CNG等新能源汽车来看,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和基础设施的匮乏,实施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对当前各种节能技术的效果评估

技术阶段 油耗 碳排放 成本 评价 实施周期
小车化、小排量 降低30% 降低10% 综合效果好 当前
传统内燃机改进 提高15% ·结构改进的潜力有限 ·绝热技术大有前途
混合动力 降低25% 提高35% ·结构复杂,成本降低有瓶颈 ·节能靠能量回收,潜力有限 当前及中期
PLUG-IN (插电式混合动) 降低35% 提高150% 相当于自带移动发电机组的纯电动汽车 中期
纯电动 0 降低90% 相当 ·快速安全 ·充电技术是瓶颈 中、长期
LPG (液化石油气) 降低30% 加气站建设是瓶颈 当前
CNG (压缩天然气)
生物燃料 高效燃料植物是瓶颈 长期

 

来源: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报告
他山之石:欧美日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法规

在新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