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民营的新锐民族自主品牌,比亚迪汽车保持了连续5年超100%高增长!2005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2万台;2006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6万台;2007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0万台;2008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7万台。2009年8月-12月,F3连续5个月保持全国销量总冠军!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已超过44.8万台,同比增幅达162%!2010年,比亚迪计划推出L3、I6、G6、S6、M6等5款全新车型,力争实现2010年80万辆的产销计划,力争再次实现100%的跨越增长。
2009年年报显示,比亚迪汽车以14.11%的销量利润率排名行业第一,目前比亚迪在全国的平均占有率也相对较高,超过10%。
产品:由低价车向电动车转向
比亚迪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目前比亚迪已经进入市场上销售或者即将进入市场的车型主要有F3、F3R、F6、F0、G3、L3等传统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高端SUV车型S6和MPV车型M6,以及F3DM双模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6等。一直以来,比亚迪的汽车都是以车身宽大,而价格却相对较低而风靡市场,如今,随着竞争对手尤其是国有传统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日益崛起,比亚迪的产品目标越来越趋向于各级别的电动车了。
华南市场表现:产品接受度较高
由于总部设在华南的深圳,所以,华南市场一直是比亚迪的重要市场。在市场销售分布上,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等的影响,比亚迪系列的汽车在华南分部也不均匀,比如F3尽管在二三线城市的销量很好,但在一线城市,只是在深圳的销售还不错。F0则由于限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截止到目前,这款车在广州的销量依然平平,在大街上看不到有几台车。
问题:仍未完全摆脱压库和模仿窠臼
快速发展的比亚迪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在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向经销商压库现象较重的风波至今未平息,目前比亚迪的经销网络也采取了分网的措施,已经分成A1、A2、A3网络,每个网络都大规模扩张,广揽经销商加盟。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通过压库,既可以提高出厂量,又可以将销量压力转嫁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另外,困扰比亚迪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车型的模仿问题。从F3开始,比亚迪一系列车型模仿某某车的说法就未断过。有专家表示,事物发展的初期总要经历模仿的过程,有了模仿才能进步,才有机会最终超越。汽车制造同样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在整体上的模仿还是细节设计上的借鉴,一个刚起步的生产企业对其他知名产品的模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模仿不能成为一种长久的模式。
未来销量目标:2010年目标直指80万
顺利完成2009年40万辆销售任务的比亚迪,对外宣布了2010年80万辆的销售目标,并将推出L3、I6、G6、S6、M6等5款全新车型。从详细的销量目标来看,其中F3为27万辆,F6为10万辆,FO为15万辆,G3为10万辆,I3、I6、G6、M6、S6合计销售为17万辆,而新能源车F3DM和轿跑车S3的销售目标共为1万辆。
展望:电动车是比亚迪的一张王牌
2008年12月15日,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响了解决能源紧缺、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污染三大问题的号角。2010年3月底,比亚迪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F3DM低碳版开始面向个人销售,意味着比亚迪电动车推广进程正在提速,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面引领电动车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潮流。
此外,比亚迪对于技术研发也不遗余力。据介绍,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电子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及对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此外,比亚迪各个产品事业部内部,也设立有相应的研究部门和强大的研发团队,建立有专门的实验室。
比亚迪同国际汽车企业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今年三月初,比亚迪和戴姆勒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型电动汽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