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自行车下乡工作的陆续落实,电动自行车在农村市场的拓展正显示良好势头。而电动自行车产业能否借助此次下乡机遇实现一次飞跃,目前正被业内普遍关注。
推动行业格局重整
老百姓俗称电动车的电动自行车下乡“第一标”日前在陕西出炉,最终有20个品牌产品榜上有名。此举标志着今年电动自行车下乡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下乡电动车每辆最高260元的补贴额,将至少撬动10亿元的电动车市场需求。”新日电动车公司副总经理胡刚说。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动车企业和上海世博会指定电动车供应商,此次新日共有16款电动车中标,成为中标大户。
今年3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扩大家电下乡补贴产品范围的规定,江苏、山东、河南、湖北等十个省份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下乡产品。
“这次国家从中央政策层面支持电动车下乡,是国家支持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对整个行业意义重大。”胡刚说。此前,电动车在国内许多城市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层面的模糊。
此次电动车下乡,同时为市场格局带来变数。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可以加入下乡行列的产品都是各省根据优选原则招标胜出的结果,因此胜出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可,而没有参与下乡行动的企业,则可能在市场洗礼中失去竞争优势。
城市空白仍待大力填补
对于这次电动车下乡,不少企业都表示十分振奋。
虽然电动车近年来进入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在许多城市,电动车的发展受到政策、规定不明确等因素的制约。以新日为例,这家国内最大及连续5年全球电动车产销量最大的企业,其70%的市场却是在农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城市大力发展电动车不仅有现实的需求,也有良好的前景。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认为,电动自行车作为符合我国现实交通国情、顺应低碳环保时代潮流的交通工具,具有绿色、环保、便捷、经济的特性。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是市场规律的选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1.2亿辆电动自行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0万吨,电动车无疑可以为节能减排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