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静待政策出台 恐现投机热潮

来源:能源      2010/6/13   浏览5931次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但一幅令人沉醉的美好图景正在被传诵——未来的某一天,满街都是快乐奔跑的电动汽车,在没有尾气和油污的道路旁,矗立着各色LOGO的充电站。由化石燃料驱动的汽车,要么进了博物馆,要么就是先锋人士的怀旧标本。

 

当然,从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驱动力看,这一天还远未到来。不过,受益这一重大利好消息,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各路诸侯,基于共同的立场,纷纷示好。电池、电机、电控乃至整车厂商,相互之间一致对外传达着一种情绪,似乎一旦政策出台,即能开足马力,让空置着的流水线瞬间满荷运转。

 

结果自然是泡沫破灭,荷兰郁金香市场一蹶不振。现在,类比一下时下的电动汽车,多么像一朵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实力雄厚的能源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600028,股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家热情高涨,纷纷重金下注;已经上市的企业,譬如比亚迪和科力远(600478,股吧),无不信心爆棚,投资者也悉数买账,追抬股价;还未上市的企业,正在连夜扩建厂房;甚至近日,没钱没技术可谓毫不相干的波导,也宣称要把赌注压上来,以圆往昔那破灭的造车梦。

 

从引导技术进步和低碳潮流的角度来看,中国选择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后发赶超,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个耗资庞大、需要雄厚技术研发储备的产业,我们现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巨擘即投入巨大的资金与技术力量,进行相关方面的研发。到了今天,他们依然承认这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但了解内情的人清楚,作为先行者的汽车大鳄,在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上依然留有难题。

 

目前全球最领先的电动汽车是来自硅谷的Tesla Roadster,这种车售价10万美金,最大输出功率近30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钟,最高时速每小时217公里,电池续航能力达 400公里,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完全由电池驱动、零排放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纯电动车。

 

尽管Tesla超前的技术让全球汽车业充满狂想,不过,它也面临一些棘手问题,目前这家公司已经花费了近7亿美元的投资和政府贷款,在风险资金、产业资本和政府高额贷款不断“充血”下,其财务状况仍显捉襟见肘。

 

面对未来可能数以万亿美元计算的巨大电动汽车市场,谁也不愿失了先手,不过似乎也没有谁愿意贸然孤注一掷。此次受益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各方高调进入,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以电动汽车厂商为中轴,上游电池等零部件企业则依赖于汽车厂商的订单来推动技术的改善;下游则需要持续跟进的市场,消费者则犹豫在并不完善的充电网络与技术保障上,而拥有电动充电网点建设能力的大块头,又反过来拷问各方的诚意。

 

于是,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网点建设者、消费者各方面对这个代表未来的大产业,无不小心翼翼,谁都不能担保自己不临阵脱逃,以满足自身眼下的需要。对于这一困境,卢梭在18世纪就打了一个形象有趣的比方,几个猎人围成一圈,向一只熟睡的雄鹿逼近。一只野兔从一个猎人面前闪过,使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转身去追野兔,这样可以满足个人一时需要,但雄鹿可能趁机逃脱;二是继续围猎,但他不知道同伴看到野兔时会不会转身。

 

那么现在,在电动汽车这场昂贵的猎鹿游戏中,有谁会首先开枪去打那只搅乱人心的兔子吗?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